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4 14:39:01

文档简介

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考试
生物试题
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3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14小题,共28分。
1.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卵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次级精母细胞 ⑤卵细胞 ⑥精细胞
A.①⑤⑥ B. 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2.右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如果6号个体与女性患者结婚,
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A.5/6 B.1/3 C.1/8 D.1/6
3.下图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的某一时刻,此时细胞内有几条染色单体 几条脱氧核苷酸长链(不考虑细胞质部分)
A.8,10 B. 8,20 C. 12,24 D.12,20
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5. 鸢尾兰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纯合蓝色品种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15:1 D.蓝色:鲜红色=9:7
6. 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DNA的含氮碱基均含有15N,然后再将其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亲代及子代的DNA并离心,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一代DNA应为① B.子二代DNA应为②
C.子三代DNA应为③ D.亲代的DNA应为④
7. 孟德尔和摩尔根为遗传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继者也利用多种生物进行了一系列遗传学实验研究,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相关实验测定大豆“某显性个体”是否纯合子,自交实验是最佳方案。
B.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豌豆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
C.若用南瓜进行遗传学杂交实验,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D. 毛桃(AA)花粉 授给 光桃(aa)的雌蕊,观察其所结桃子应为毛桃
8. 右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简图。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型为()
A.aabbcc
B.ABC
C.AaBbCc
D.AABBCC
9.有关伴性遗传说法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X与Y上没有等位基因存在
B. 常见的有两性个体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与常染
色体之分,性状遗传与性别关联的就属于伴性遗传
C.人类正常染色体形态 男子有24种,女子有23种
D. 右图为人类红绿色盲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
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第一代3号
10.基因 I 和基因Ⅱ在某动物染色体 DNA 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分体时期,基因Ⅱ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会导致基因 I 和基因 II 分离
C.基因 I 和 II 携带遗传信息不同,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了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1.家猫体色由 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 b 的个 体为黄猫。XBXb 和 XBY 的一对猫杂交,F1 代雌雄猫自由交配,F2 代中黄猫占
A.1/16 B.1/12 C.1/8 D.3/16
12.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13.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花粉管释放到胚囊中两个精子,其一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为胚;另一个与双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玉米的黄粒(A)对白粒(a)为显性,将一株纯合的黄粒玉米与一株纯合的白粒玉米相互授粉,则这两株玉米结出的种子中
A.胚的基因型不同,胚乳的基因型相同 B.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相同 D.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同
14.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第四组“加热杀死的S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射”大部分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含32P的完全培养基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设计思路大致相同
二、多选题,本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5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6. 染色体是一代一代复制传承的,从而实现了基因的世代继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受精卵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多形成四分体23个
B.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0
C. 男子继承自祖母的染色体条数最多可能22条
D. 男子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存在0、1、2条X染色体
17. 果蝇是最常用的遗传学材料,图是某只果蝇细四条染色体的示意图,甲乙表示2条常染色体,丙丁表示2条性染色体,已标出部分基因,涉及均为完全显性遗传。四分体时未发生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果蝇的表现型为长翅灰身刚毛白眼雌性
B.丙和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部分联会
C.有丝分裂后期,基因 D、d、E、e、A、a 和 b 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 D、e、a、b 不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18.某植物花瓣细胞中的色素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A和B基因编码的酶催化合成,合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花授粉产生子代,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9∶7
B. 子代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C. 子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
D. 子代的红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1/3
19. 复旦大学某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了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并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该类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导致不育。如图为该病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Ⅰ1含有致病基因,Ⅰ2不含致病基因,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Ⅱ1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 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后代的概率为1/8 D. 患者的致病基因有可能来自于双亲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7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7分
20.(12分)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2N=2)性腺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对非洲爪蟾的性腺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 ;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的基因 ▲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乙细胞名称是 ▲ ,丙细胞所处时期是 ▲ 。
(3)该研究者所观察的性腺切片为 ▲ 切片(填器官名称)。
(4)上图乙丙丁中,在间期可能与甲细胞源于同一个细胞的是 ▲
(5)从图示分析,非洲爪蟾(能/不能) ▲ 用于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能/不能) ▲ 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研究。
(6)基因型为AaBb的非洲爪蟾与基因型为aabb的非洲爪蟾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Aabb∶aaBb∶aabb=9∶1∶1∶9,
推测:原来A基因与 ▲ 基因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aBb的非洲爪蟾因为交叉互换出现了新基因组合的配子有 ▲ ;若不发生交换,基因型为AaBb的非洲爪蟾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基因型aabb占 ▲ 。
21.(12分)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 ▲ 。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 ▲ 酶,B是 ▲ 酶。子链延伸的方向是 ▲ (5’→3’或3’→5’)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 ▲ 。
(4)乙图中,7是 ▲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 交替连接而成。
(5)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 ▲ 。含31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 ▲ 。
(6)若亲代DNA分子中A+T占60%,则子代DNA分子某一条单链中A+T占 ▲ %。
(7)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A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
22. (10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AC中矩形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需要先在含32P磷酸盐的培养基上培养 ▲ 然后接种____ ▲ __培养。
(2)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 ▲ _(填“32P” “35S”)标记的__ ▲ __。
(3)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_ ▲ _;离心的目的是___▲ __。
(4)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 _▲ (含/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上清液有少量放射性,其原因是 _▲ 。
(5)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有少量放射性,其原因是_▲。
(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
23.(9分)
I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图1 图2
(1)该动物体内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图1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肯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____▲__(填编号)
II.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
(2)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
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
III.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使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___▲__。
IV.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4)据图可知,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
(5)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
(6)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24.(14分)明蟹壳的颜色有三种: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该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独立遗传)。其中基因R控制合成酶1,基因r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r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亚成体会有50%死亡。基因D控制合成酶2,基因d控制合成酶3。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RrDd的明蟹,其壳的颜色为____▲____。
(2)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灰白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有_▲_种。
(3)若利用基因型为RrDd×rrDd的明蟹进行杂交实验,幼体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白色:青色:花斑色=______▲___,并推测成体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白色:青色:花斑色=___▲____。
(4)两只基因型不同的青色壳明蟹杂交,成体后代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可能为RrDD×__▲___。若后代的青色壳明蟹自由交配,则子代成体中出现灰白色明蟹的概率是__▲____。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考试
生物答案
单选题,2分*14=28分
1-5 ADCAC 6-10 CADCC 11-14 DABD
多选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AB 16.BCD 17.BCD 18.ABD 19.AC
三、非选择题
20.(12分)每空1分
(1) 甲、丙、丁 (三个完全正确给分) 丙 不一定相同
(2)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 ;
(3)精巢
(4)乙丁
(5)能 不能
(6)B Ab、aB 1/4
21.(12分)每空1分
(1)半保留复制 (2)解旋 DNA聚合 5’→3’
(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写全得分)
(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和磷酸
(5)1/150 1
(6)60
(7)32.9 28.7
22.(10分)每空1分
(1)大肠杆菌(细菌) 噬菌体
(2)32P DNA
(3)使噬菌体外壳从细菌表面脱落 使细菌细胞与溶液分开、
(4)不含 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
(5)搅拌不充分
(6)DNA是遗传物质
23.(9分)每空1分
(1) 卵细胞 或极体 III、IV
(2) BbXFY 1:5
(3) TtZBZb和TtZbW 3/16
(4) 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5) Y:y=1:1
(6) 3/5
24.(14分)每空2分
(1)青色
(2)4 3
(3)4∶3∶1 2∶3∶1
(4)RrDd 1/1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