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巩固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完成1-2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2.下列关于地球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除两极点外纬线都是半圆
C.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D.地球上存在很多经线和纬线
据图回答3-4题。
3.甘肃酒泉靠近纬线的纬度是( )
A.40°S B.100°S
C.40°N D.100°N
4.甘肃酒泉位于兰州的方向( )
A.东 B.西 C.西北 D.东北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图为“某时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北向南
6.图中四地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该日,北极附近( )
A.昼短夜长 B.昼夜平分 C.出现极昼 D.出现极夜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完成8-9题。
8.“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时,四地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A.北京(116°E,40°N) B.盐城(120°E,33°N)
C.拉萨(91°E,29°N) D.香港(114°E,22°N)
9.地球运行在①~②段时,北京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特点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济南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进行了两次实践活动。图1为学校一角示意图,图2为当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1所示( )
A.旗杆位于教学楼正南方 B.旗杆影子达到全年最短
C.旗杆此刻的影子达到当天最长 D.旗杆到教学楼的距离大约为600米
11.一个月后,同一时间学生再次进行实践活动时,图2中四地白昼变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周末,小明与家人一起去图示地区爬山,从a地爬到山顶b,大约爬升了( )
A.350米 B.400米 C.470米 D.550米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A处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米),完成15-16题。
15.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出沿 MN 线的剖面地形的是( )
A. B.
C. D.
16.该地区属于( )地形。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7.下图为“部分经纬网图”超级飞侠乐迪需要到A、B、C、D这四个地点递送礼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从A点到B点需要朝____(方向)。D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半球;低、中、高纬度中的____纬度。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现象,可能发生在A、B、C、D四点中____点所在的纬线。
(3)乐迪如果沿着A点所在的经线一直往北走,最终能回到A吗 ____(能/不能)
(4)乐迪如果沿着A点所在的纬线一直往东走,最终能回到A吗 ____(能/不能)
(5)乐迪发现B点所在的纬线比D点所在的纬线____。(长/短/一样长)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次日凌晨,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的三舱主体结构组装完成。
材料二: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次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实现“太空会师”。
材料三:“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和“地球二分二至公转示意图”(下图)。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是______。
(2)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发射升空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ABCD四段中的______。
(3)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升空时是我国的深夜时刻,而加拿大华侨通过卫星传输同步观看时是中午时分,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昼夜交替 D.四季变化
(4)文昌发射中心位于酒泉发射中心的______方向。
(5)在一年中,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发射中心。
19.读浙江省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该图的比例尺表示方法为________。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________。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________,分析其原因________。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____,简答理由________。
(6)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如果图中A 点的温度是12.4℃,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____℃。
(7)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
A.50米 B.260米 C.320米 D.460米
(8)李庄所在地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 (平原、山地、丘陵)为主。
参考答案
1-16
D C C C C B C A
C B D C A B B C
17.(1) 40°N,20°W 东南 南 低
(2)C
(3)不能
(4)能
(5)一样长
18.(1)40°N,100°E
(2)C
(3)B
(4)东南
(5)文昌
19.(1) 山顶 山脊 鞍部 山谷
(2)数字式
(3)东南风
(4) 李庄 海拔较低,地势平坦;距河流较近,水资源丰富,所以李庄更容易发展成集镇。
(5) 丙 丙处为山脊,不会有河流聚集
(6)10
(7)B
(8)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