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练习题
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莽莽(mǎng) 分外(fēn) 丰润(rùn) 红装素裹(ɡuǒ)
B. 汹涌(yǒng) 摇曳(yì) 腐烂(fǔ) 成吉思汗(hán)
C. 今朝(zhāo) 枉然(wǎnɡ) 娉婷(pīng) 生机勃发(bó)
D. 冠冕(ɡuàn) 红晕(yùn) 谐奏(zòu) 稍逊风骚(xùn)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B.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忧伤烦恼)
C.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礼帽)
D.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近平主席用8个字给人民以动力,给未来以信心。
B.不管新冠病毒在几十个国家出现变异,但并不会过多影响之前研发的疫苗效果。
C.通过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日益频繁起来。
D.草原生态退化趋势之所以得到整体遏制,是因为严格执行了轮牧、休牧等制度的原因。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过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⑤②③④①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②④⑤① D. ⑤①③②④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 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6. 按原文默写。(6分)
(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2)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5)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2017年11月24日电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至今没有中断。
材料二:12月2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文物局等举办发布会,并邀请专家学者就“甲骨收藏与绝学振兴”展开讨论。
甲骨文既是研究汉字发展和中国早期历史的宝贵材料,也是我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甲骨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商代先民生产生活的画卷。比如从“璞”字的刻写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采玉的情景,在哪里能找到玉石、用什么工具开凿等。
让甲骨文从书斋走向大众,从“绝学”变为“显学”,还要在普及上下功夫。国家文物局领导说:“通过组织名家撰写甲骨文科普读物,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图书馆举办名家讲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甲骨文知识进行推广,尤其是在青少年中进行宣传普及。这样才能更大激发民众关注甲骨文,推动甲骨文焕发生机。”
(1)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汉字)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外国友人来学校进行文化交流,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代表“趣学汉字”社团给外国友人简介甲骨文的文化意义。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秋 月
朱 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8.“秋月”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2分)
从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试任选一个角度对本诗加以赏析。(2分)
(二)(8分)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①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②,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阖:关上。②薨:去世。③忌克:对人嫉妒刻薄。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一: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
B. 极:感极而悲者矣/此乐何极
C. 辱:宠辱偕忘/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 异:或异二者之为/属引凄异
11.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2. 语段(一)中“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它的可贵之处是什么?(2分)
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范仲淹和赵普两人的形象特征的相同之处。(2分)
(三)(8分)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4. 词中“风骚”原指《__________》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_》。上阕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下阕则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分)
15. 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 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
A. 夸张、排比、比喻
B 夸张、比喻、拟人
C. 比喻、对偶、拟人
D. 比喻、夸张、借代
17. 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2分)
18. 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___。(2分)
(四)(14分)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李定广
①如果说央视诗词综艺节目推动了全民热爱诗词、学习传统文化的时代浪潮,那么,“飞花令”就是这个浪潮中飞得最高的一朵浪花。如今,飞花令不仅成为大众流行词汇,而且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飞花令是怎么来的 古人是怎么玩的 今人又有哪些玩法
②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汉唐两朝尤其繁盛,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古代“雅令”的玩法又分三种:第一种是现场创作诗文,第二种是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第三种是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唐宋人更喜欢玩第一种,明清人更喜欢玩后两种。
③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诗词”的“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④明清以来,“雅令”中玩得最多的就是飞花令和顶针续麻。顶针续麻就是我们现在玩的诗词接龙,这里暂且不表。“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按顺序“花”字落在何处,何人便须饮酒,依次相传,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做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如第一人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说“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说“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这样依次类推,“花”在第七个字的位置则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说:“六么檀口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无论是在现实酒宴中还是在大众读物里,基本消失了踪影。直到2017年央视诗词类综艺节目第二季播出,飞花令如天女散花一般回归了,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节目组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
⑥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以“飞”单字为主,以“飞”常见字为主,且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
⑦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节目组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季节,数字+酒器,颜色+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2021年播出的第六季又升级并更名为: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
⑧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
⑨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 之一。
——《光明日报》2021年05月23日第10版
19.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三点改造”指什么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20.第①段文字似乎与说明的中心无关,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2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
(五)(16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 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 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 ,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删改)
23. 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24. 文段①中“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1分)
25. 仿照文段②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2分)
月夜听泉,古刹闻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
26.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面的语句应还原到文中第几段的开头最恰当?(1分)
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
27. 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请用文段⑤中连续的三个双音节词回答。(3分)
28. 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请用文段⑤中的原话来回答。(4分)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⑥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三、作文(50分)
30、题目:请以"____________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备选词:旅游、探险、舞蹈、戏曲、诗歌、大自然、祖国大好江山……)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C 2、C 3.A 4,C 5,B 6. (1)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2)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6)无意沉醉了凝望他的大地
(1)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成分残缺,应在“关注甲骨文”后面加上“的热情”。 (3)甲骨文延续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是研究汉字发展和中国早期历史的宝贵材料;甲骨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商代先民生产生活的画卷。
8.①“秋月”贯穿诗歌内容。秋月作为核心形象,既贯穿起对山水云叶的描写,又与其景物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因秋月而具有了奇趣和魅力。②借景抒情,表达心境。秋月是表情达意的凭借和载体,作者借秋月表达了超尘脱俗、悠然自得的心境。
9.①构思:全诗构思独特,题为“秋月”,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
②写法:借景抒情。尾句写出了“白云”的飘游和“红叶”的飘逸,借助景物,表现了诗人悠闲清静的心境。
③语言: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清新的美感。“清”“碧”“白”“红”等词的运用,组成一幅清新的图画。
10. B 11.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青翠。
1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从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从考虑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说的。可贵之处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以天下为己任。
13. 这两个人都具有心怀天下、坚持原则的性格特征。
14. 诗经 离骚 描写、抒情 议论、抒情 15. C 16. C
17. 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分别用“略输”“稍逊”,表示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评价成吉思汗时,用“只识”,不但有“可惜”的意思,而且有近乎嘲讽的意思,批评得就更严厉一些。
18.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19.让飞花令大众化;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
20.不能删去。开篇借央视诗词综艺节目推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点问题,引出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连用三个问句,引发读者思考。
21、(示例一)分类别、作比较。如“古代‘雅令’的玩法又分三种:第一种是现场创作诗文,第二种是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第三种是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唐宋人更喜欢玩第一种,明清人更喜欢玩后两种”,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雅令”的三种玩法,并把唐宋人和明清人爱好“雅令”的玩法的不同类型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雅令”玩法的不同特点。
(示例二)作诠释。如“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对“飞花令”“雅令”做出解释说明,一目了然,让人对相关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
22、①准确性。第⑧段“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中的“之一”,表示“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不只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还有其他的情况,语言准确严密。
②形象性。“‘飞花令’就是这个浪潮中飞得最高的一朵浪花”,把“飞花令”喻为“浪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趣味性。(任选 其一)
23. 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指出王维的诗句即可)
24. 诗中有画 25. ①. 示例:江南乘舟、 ②. 溪边浣纱、湖中采莲、亭中赏雪等等。(句式相同,意境贴切即可)
26 第④段开头 27. 坦诚 执著 自识
28. 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精神财富。
29.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达了王维的诗句对我灵魂的照耀和身心的洗涤。
30、参考例文
读书真让我着迷
世界就像一个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各种各样的事物都使人着迷。朋友,你踏进这个世界,有什么事物使你着迷了吗?是的,有许多东西可令我着迷的。我可以大声告诉你,我着迷读书,有人认为,书是什么?书是一张废纸,我可不这样认为,书中自有真情趣,它真让我着迷。不知从什么时候,我爱上了读书。从一年级学“一、二、三”到“日、月、山”识字明显多了,求知欲也多了。啊!读书真让我着迷。
从一本小小的连环画到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书本见证了我的着迷。这不同的书带给我不同的趣味,有那耐人寻味的童话,有那激斗连篇的武侠小说,有那抱腹大笑的笑话。其中,我最喜欢爱看侦察小说。
有一次,我买来一本侦察小说,厚厚的一本。我坐在床上,聚精会神地看,思索着那一篇为什么写他的面会变色的,不久才知道它带着一个透明的面具,在不同的灯光反射下,他也会随着灯光的颜色变了起来,真令人产生快乐感。这时,门突然打开了,我妈下班回来,问我你吃饭了没,我才记得我没有吃饭,我不经不觉地从早上8点钟看到下午2点钟了。但是,我脑子里却吃了“饭”。
还有一次,我表哥送给我几本侦察小说,我一天也看不完,就把它带到课室上看,在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时候,我正看着那侦察小说《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在那断桥为什么可以重新接起来,而用一只手可以做到呢?到了老师向我提问的时候,我突然大叫起来:“啊!原来这样,我为什么想不到呢?”同学们大叫叫起来了,便大声笑了起来,还有人说:“老师,这个爱看侦察小说的大傻瓜又在发傻了,”老师来到了我的座位上,说:“下课,来我这里,”我心里在哀叹:“又”要挨骂了 如果有一天我没有侦察小说看,我可能会发疯,可能发狂。真不能想象得到。啊!我真爱读书,读书真让我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