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一季——新疆习题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航拍中国第一季——新疆习题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5 16: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航拍中国之——新疆
一、位置
二、自然地理
1、地形
天山:由几列平行山脉及山脉断裂下陷的盆地和谷地组成。吐鲁番盆地是陷落最深的盆地,_______湖湖面海拨为-155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吐鲁番盆地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阳光照射下红光反射犹如火焰——“________”
2、气候
夏季:我国气温最高处在___________
3、水文
(1)河流:多______河,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_,其上源接纳昆仑山、天 山、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流量较大。近年由于塔里木河上中游灌溉用水增多,加上蒸发和下渗,夏季下游水量锐减,逐渐消失在沙漠中。
(2)唯一的外流河是_________,发源于__________山,向北汇入鄂毕河,最终流入______洋。
(3)主要湖泊:赛里木湖——大西洋最后的一滴眼泪 天山天池——西王母的“瑶池” 喀纳斯湖——世间少有的人间净土 博斯腾湖——美景如画的瀚海明珠
艾比湖——新疆最大的咸水湖 艾丁湖——全国陆地最低湖
4、植被
胡杨林: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 ( https: / / baike. / doc / 3838258-4030338.html" \t "_blank ),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 树叶奇特,因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为适应干旱环境,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却圆润如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杨,一亿年的历史"
三、人文地理
1、人口、民族、城市
2015年,新疆自治区的人口是2360万人,有47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城市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2、农业
发展的是绿洲农业,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灌溉水源来自___________,著名的灌溉工程是:_________。著名的山地牧场是:____________,冬夏季节需要转场。
主要经济作物:长绒棉
新疆瓜果比较甜的原因是:
3、工业
矿产开采业:卡拉玛依——石油,和田——________,阿勒泰——________
西气东输一期工程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通
铁路:兰新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南疆线(吐鲁番——喀什)
2014年11月16日 ,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将开通运营,标志着新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航空:由于地域辽阔,民航事业发展迅速,为国内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省份。
5、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四、相关试题
(一)、棉花种植
2015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0%,2016年新疆棉花的收购价格有所降低。棉花收购价格的调整有利于把新疆棉花种植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
A.棉花质量好 B.棉花产区适宜机械化作业
C.劳动力短缺 D.气候干旱、降水少
2.根据材料预测,棉花收购价格的降低可能会导致2017年新疆棉花
①单位面积产量将减少 ②单位棉花种植效益降低 ③种植区域将更为集中 ④在全国的地位将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棉花生长前期需要大量的水灌溉,新疆棉花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引起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石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板结
(二)、红色产业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 市场狭小 B. 水资源紧缺 C. 价格低廉 D. 劳动力严重短缺
3.符合新疆番茄发展方向的是( )。
A. 开发高山冰川资源,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B. 向沙漠进军,进一步扩大番茄种植面积
C. 将原有牧场有计划地改造为番茄种植基地 D. 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特殊的地理环境一度限制了新疆农业发展,但是“地膜十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殊地理环境要素是指(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5.“地膜”技术的采用主要改善了( )
A.光照时间 B.作物熟制 C.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 D.降水量
6.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当地番茄酱加工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
A.石油资源丰富 B.科技发达 C.原料充足 D.当地市场广阔
(三)伊犁河谷
新疆的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图8)及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11分)
结合图8和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4分)
(2)结合图9,从地势和分布格局等两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2分)。
(3)评价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条件。(5分)
(四)哈萨克牧民转场放牧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的主要牧区之一,每年这里的哈萨克族牧民都要赶着牛羊进行四季转场,已经成为阿勒泰特有的哈萨克民族风情。6月初牧民赶着大批成群结队的牲畜如潮水般迁徙,从冬牧场转入夏牧场,一直会持续10天左右,上百万牲畜一群接着一群,声势浩大地向着阿尔泰山深处“迁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冬夏季节转场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2.哈萨克族牧民四季转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天气炎热 B.寒潮风雪 C.土地沙化 D.野兽侵袭
(五)坎儿井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 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 暗渠沿坡流出地面。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____________。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___________。其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参考答案:
位置
俄罗斯 吉尔吉斯斯坦 甘肃 青海 西藏
自然地理
艾丁湖 火焰山
2、气候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山脉阻挡 荒漠 戈壁 风沙
吐鲁番盆地
水文
内流河 塔里木河 (2)额尔齐斯河 阿尔泰山 北冰
人文地理
水源 高山冰雪融水 坎儿井 天山牧场
新疆瓜果比较甜的原因:
因为新疆地区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瓜果的光合作用,从而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新疆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瓜果自身的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更多,所以瓜果会更甜。
相关试题
棉花种植
1.D 2.B 3.C
【解析】1.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否则会淋雨,影响棉花品质。而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集中采摘不会影响棉花品质,D对。棉花质量、适宜机械化作业、劳动力不是主要原因,A、B、C错。故选D。
2.根据材料预测,棉花收购价格的降低可能会导致2017年新疆棉花单位棉花种植效益降低,②对。单位面积产量不会减少,①错。一些区域可能不再种植,导致种植区域将更为集中,③对。价格不只影响新疆棉区,在全国的地位不会下降,④错。B对,A、C、D错。故选B。
3.棉花生长前期需要大量的水灌溉,新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棉花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引起的生态问题是土地盐碱化,C对。新疆气候干旱,灌溉不会造成水土流失,A错。土地石漠化主要出现在西南地区,B错。新疆是沙性土壤,不易形成土壤板结问题,D错。故选C。
(二)红色产业
1.A 2.B 3.D
【解析】1.新疆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番茄的光合作用效率很高,进入夜晚气温骤降,番茄进入“休眠”状态,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使得番茄的质量大为提高。故①②正确。新疆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故排除③。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经济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低,故排除④。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由于新疆深居西北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而番茄的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较大,故水资源短缺成为新疆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B正确。而市场狭小、价格低廉、劳动力严重短缺不属于自然因素,故排除A、C、D。故选B。
3.符合新疆番茄发展方向即为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开发高山冰川资源,可短时间的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排除A。向沙漠进军,扩大番茄种植面积,则会加大对水资源的利用,即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故B不合题意。将原有牧草有计划地改造为番茄种植基地,即草地变成耕地,可能进一步加剧西北的荒漠化问题,故排除C。加强科技攻关,如使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如培育出更加耐旱、高产的番茄品种,即符合了可持续发展方向,D正确。故选D。
4.A 5.C 6.C
【解析】4.由材料中的“红色产业”可以说明该地发展的作物最大特点就是颜色鲜艳,而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在农业区位因素中,利于作物果实着色最好条件就是光照。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夏季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农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质容易积累,使农作物品质较好,且颜色鲜艳。因此新疆可以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殊因素为气候,A正确;水源、地形、土壤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位条件,但对农作物的着色影响不大,所以CBD错误。故选A。
5.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春季节,气温较低,不利于种子萌发,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利于种子萌发,达到作物提前播种的时间。因此“地膜”技术不但保水,还能够提高地温,提前播种时间,C正确;“地膜”技术并不能影响光照时间长短,A错误;虽然能够通过保温作用改变热量条件,使得农作物提前种植,但不能改变农作物的作物熟制,B错误;“地膜”技术对降水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6.番茄酱加工生产与当地的石油资源没有多大关系,A错误;当地地处我国西北,科技并不是我国最发达地区,B错误;同时该地区地广人稀,当地消费市场并不广阔,D错误。红花、番茄、枸杞是新疆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番茄产量大品质优良,番茄酱加工生产的原料丰富,C正确。故选C。
(三)伊犁河谷
(1)伊犁河谷向西敞开 ,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汇集了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从而成为“西域湿岛”。
(2)伊犁河谷是西低东高;山脉、河谷(盆地)相间分布。
(3)有利:受天山阻挡,冬季相对温暖,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不利:易受到低温冻害影响。
(四)哈萨克牧民转场放牧
1.C 2.B
(五)坎儿井
(1)陆上内循环 (2)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 (3)由于新疆地区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因此,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经纬度位置:新疆地处73°40′E~96°18′E,34°25′N~48°10′N之间。
相对位置:周边与______、哈萨克斯坦、__________、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接壤.
与新疆相邻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中心
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三山夹两盆)
气候干旱
植被稀疏
多____、___
风力作用强
多______地貌

(三山夹两盆)
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