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例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2、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数感及估算意识。
3、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继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
谈话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帮助这群小朋友解决了参观植物园买门票和乘车的问题,来到科技馆,他们还想去巨幕影院看电影,又遇到了新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新授探究
提出问题
师:瞧,两位带队老师正在影院门口了解情况,请大家仔细默读题目,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图一)
女生: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影院有441个座位。
男生:请问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师:关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独立思考一下
2.解决问题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
(1)精确计算
女生:要知道六个年级能不能坐下,只需要把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和影院座位进行比较就行了。
223+234=457人
457>441,
所以影院坐不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男生:我有不同的想法,三位数加三位数麻烦,而且题目中并没有要求我们算出具体的人数,只是问座位能不能坐下,我们只需要估一估就行了。
师:两位同学都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精确计算肯定能解决,这位同学想到的估算也能解决吗?又该如何估算呢?
师:我们一起听听同学们的想法
(2)估小计算
女生:我是这样想的,220+220就接近441了,这里的223和234比220要大,所以我把223和234小估成接近的整十数,223看成220,234看成230,220+230=450,准确的结果223+234肯定比450大,也肯定比441大,所以坐不下。(图二)
师:这一步大家看懂是什么意思了吗?
男生:哦,她把223和234都小估了,那么223>220.234>230, 223+234>220+230,所以223+234>450也大于441.也就是说估小了都坐不下,准确人数更多,肯定坐不下。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准确,根据这道题数据的特点,确定估计时用小估的策略,你们听明白了吗?
出现误差
师:另一位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男生:我也认为是往小估,因为223和234都比220大了,再往大估就不知道怎么比较了,但是我把223估成了200,234也估成了200,这样算出200+200=400,400<441,也就是总人数小于座位数,应该坐得下呀?(图三)
师:这位同学也有理有据的表达了往小估的理由,但是又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一个说坐得下,一个说坐不下,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女生: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都往小估,区别是一个估成了最接近准确数的几百几十数,一个估成了差距很大的整百数,差距太大,误差就大,所以结论就不准确了。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所以我们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分析数据特点,确定是大估还是小估,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估为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计算后再比较,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4)估大计算
师:如果两所初中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学生,这两所初中的学生同时看电影,441个座位坐得下吗?你能按照前面估算的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把想法写下来,开始吧。
师:听听你们的想法
男生:我是这样想的,分析了一下196和226这两个数,一百多加两百多才三百多,所以我想大估试试,如果估大了都能坐下,就一定能坐下。把196看成200,226看成230,200+230=430,430<441,准确数比430还小,所以肯定能坐下。(图四)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为什么估计的结果小于座位总数441,就能判断出坐得下呢?
女生: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据196和226,一百多加两百多可能比441小,所以就选择大估的策略,估大后196<200,226<230, 196+226<200+230,196+226<430更小于441,所以如果估大了都能坐下,那准确数更小,就肯定能坐下。
3.对比
师:回顾一下刚才的两道题目,一道题选择了小估的策略,一道题选择了大估的策略,同学们现在心中是不是有个小问哈呢?到底什么时候大估,什么小估呢?
师:一起听听这些同学的想法
女生:我们要关注问题情境,了解题目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判断。
男生:了解题目以后还要分析数据的特点,看看是估成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要确定是大估还是小估,既要关注问题情境又要分析数据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巩固练习
1.买面包和水的问题(图五)
师:参观还没结束呢,同学们都饿了,老师们为大家购买了水和面包,读题。(图五)
师: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呀?
男生:大约就是不用算出具体的钱数,只需要估计一下就行了。
师:对,请大家在本子上估算一下吧。
师:好了,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想法,你能读懂他们的意思吗?
男生:他们都是用估算来解决的,只是一个把677和232估成了整百数,一个估成了几百几十数,所以计算的结果不一样。
女生:我觉得还是估成整百数好算。因为这道题只是问我们大约花了多少钱,没有让我们判断够不够坐,直接估算就可以了。所以估成整百数确实好算。看成几百几十数也挺好,更接近准确数,两种方法都是合理的,各有各的优势。
师:分析得真好,提醒大家解决问题别忘了写答语哦。
2.仓库运货问题(图六)
师:默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了吗?仓库里原来有712箱,运走了358箱,剩下的用这辆最多运350箱的卡车能一次运完吗?
师:怎么判断能不能一次运完呢?
女生:用运走的358箱加上卡车能运的350箱,估算出能运的总数后和货物总数作比较就能判断。这是我的做法,我做得对吗?
男生:把358估大成360,360+350=710,能运的总数估大了都比货物总数712小,所以不能一次运走,你是正确的。
男生:我的方法和你不一样,我是用货物总数712箱减去已经运走的358箱,用剩下的箱数和350作比较。但是为什么我的结论不一样呢?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被减数712看成710是估小了,差也变小了,减数358估成360表面上是估大了,却也是影响差变小了,所以710-360=350,是估小的结果,实际剩的会比350多,所以用这辆卡车不能一次运完。减法的估算一定要注意判断差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
四、小结
今天的学习内容在数学书第15页例4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和研究,完成数学书后的练习。
(图一)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