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4 13: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导入新课
美国学者S·N·克莱默在他著名的著作《历史从苏美尔开始》中,一口气列举了苏美尔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首创的27个“第一”,这27个“第一”是这样的:
最早的学校、最早的献媚事例、最早的少年犯罪事例、最早的“神经战”、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减税事件、最早的“摩西”法典、最早的判例、最早的药典、最早的农历、最早的遮阴树栽植试验、最早的宇宙演化论和宇宙论、最早的伦理标准、最早的“约伯”、最早的格言和谚语、最早的动物寓言、最早的文学争论、最早的类似《圣经》中的事件、最早的“诺亚”、最早的复活故事、最早的“圣乔治”、最早的文学移植、最早的英雄时代、最早的情歌、最早的图书馆目录和最早的黄金时代。
苏美尔人何以创造如此卓越的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制作:黎燕琳
目录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二、古巴比伦:古邦重现
三、同态复仇与正义之歌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1.天堂苏美尔
观察地图,思考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地图上的美索不达米亚是什么意思?
意为“河流之间的土地”是古代希腊、罗马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区的称呼。这一地区包括现代伊拉克全境以及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朗的一部分,我国学术界一般直译为“美索不达米亚”或意译为“两河流域”。
传说中人类失去的乐园,就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
形成了一段像月亮一样弯弯的狭长平原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土了数十万枚泥板文书,根据上面的记载,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小麦的收获量是播种量的数十倍之多。也就是说,一粒小麦播种下去,可以收获数十倍的产量,和日本相比的话,可以与江户时代的大米收获率相媲美,甚至更多。——玉木俊明《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
为何美索不达米亚的小麦产量可以如此之高,原因是什么?
1.天堂苏美尔
位处两河流域,有充足的水灌溉农作物
苏美尔资源贫瘠
开始种大麦和小麦,农业发展起来。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农夫赶牛回圈图(公元前2700年迪亚拉地区阿格腊卜丘沙腊庙出土)
两河流域古老的水渠
苏美尔人通过在网状分布的河流之间挖掘运河和水渠,使用芦苇、沥青和烧硬的泥砖筑起堤坝等方式,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水引入美索不达米亚南部降雨量不足的干旱土地,将农业生产红红火火地展开。——龚琛《通天塔与空中花园——古巴比伦人的生活》
发达的灌溉技术
发达的农业技术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苏美尔城邦示意图
根据《苏美尔王表》的记载,大洪水之后,先后获得王权的城邦依次是基什、乌鲁克、乌尔。
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约在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王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前2000年)
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900~前1600年)
亚述时期(公元前1000~前612年)
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12~前539年)
波斯时期(公元前538~前330年)
3
2
1
4
5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古巴比伦王
国汉谟拉比
强盛
统一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2.最早的民主城邦
乌尔塔庙遗址
乌尔塔庙是现存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塔庙遗址。
古地亚雕像
苏美尔诸邦中,拉伽什城却给我们留下了相对丰富的泥板文献,这些资料显示该城出现了一名有所作为的领袖(苏美尔语为“恩西”),其名为“古地亚”,字面意思就是“被神召唤到统治地位的人”。
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扩大对外商业贸易
重在文治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苏美尔的历法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作为计时标准,属于太阴历。苏美尔的历法中,一年被定为354天,12个月。还分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
苏美尔人将一天划分为12个小时,白天和夜晚各6小时,发展至今,就成为24小时制。
巴比伦历的月份名
苏美尔人星象盘阴历
一、新月沃地,五海之交
苏美尔人发明了数字和数学系统,他们的数字系统是60进制的,跟我们现在用的十进制类似,他们的数字是数到60才进一位,因此苏美尔人的很多规定都与60有关,比如他们规定了一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一个完整的圆是6个60度,也就是360度。
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
思考苏美尔人的数学运用于哪些方面?
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加、减、乘、除的计算;账目核算;
物资分配;体积计算;
田亩丈量;土木工程。
二、古巴比伦:古邦重现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城的建筑水平。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众神之王
他把全部两河流域统一起来,形成两河流域空前强大的统一国家。汉谟拉比统治的时代是巴比伦王国的顶盛期,并形成了西亚第一个奴隶制大帝国。
二、古巴比伦:古邦重现
政治
法律
经济
军事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组建了一支常备军
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
直接掌握军队的一切指挥调动权
“他重凿安努与恩利尔之所爱,汉谟拉比民丰”之运河,(因而)他为“尼普尔、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伊新供应永恒而充足的水,并将分散的苏美尔、阿卡德重新组织起来。”——《汉谟拉比王名表》
控制地方神庙经济
巴比伦成了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大国。
二、古巴比伦:古邦重现
空中花园
“庭园之美吸引着我们无限地向它靠近。”——泰戈尔
庭院之中最为古老,并且在规模及构造上都是古代世界中最为独特和令人惊叹的庭园,也就是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你想象中的空中花园是什么样子的?
巨大的拱形庭园
呈台阶状的大型露台
露台上装填泥土栽种了各种植物
三、同态复仇与正义之歌
“正义之神”沙马什
帝王权力之杖
汉谟拉比举右手宣誓
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完备的成文法典。
法典将人分为三大等级
“我受命于伟大之神明,而为仁慈之牧者,其王笏正直。”——《汉谟拉比法典》
君权神授
阿维鲁
穆什钦努
三、同态复仇与正义之歌
如果一个人挖掉另一个人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196)
如果一个人打断另一个人的骨头,他的骨头也该被打断。(200)
如果一个人打掉另一同等地位者的牙齿,他的牙齿也该被打掉。(196)
根据法典的原文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是哪个阶级的惩罚?
平级之间的人身攻击将受到同等的残酷惩罚,
同态复仇
如果一个人(上层人)挖出自由人的眼睛,或者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应偿付1迈纳金。
如果一个人(上层人)挖出奴隶的眼睛,或者打断奴隶的骨头,他应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
(196—199)
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三、同态复仇与正义之歌
如果一个女人和她的丈夫争吵,并说“我们性格不合”,她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和理由。如果她没有犯过罪,而且没有过错,但是丈夫离开和忽视她,则女人免罪,可以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
——《汉谟拉比法典》,142
如果一个男人强迫另一个男人的未婚妻(这个女子仍是处女且居住在她父亲的家中)和他发生性关系,被逮捕后,这个男人将被处以死刑。但是,女性可以免责。
(130)
根据法典的内容,当时的女性地位如何?
它不能保护所有女性免遭强奸,只能保护已经订婚的女孩,以及在这背后涉及金钱交易的合法契约。所以这条法律保护的是契约,而非人。
三、同态复仇与正义之歌
为什么汉谟拉比没有选择人道的惩罚方式,而是转向更为原始的复仇方式呢?
汉谟拉比在他统治的第四十年颁布了这部法典,当时,巴比伦王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他来之不易的帝国是靠“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建立起来的,即一边修筑公共工程和实施法律保护,一边实行同态复仇和死刑。
如何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试图规制古巴比伦王国新的统治秩序,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法典的真正目的是维持帝国的财富和稳定,以及统治阶级的权力,并宣扬其代表着正义与公理。
《汉谟拉比法典》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法律公平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