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4 13: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英国印度裔作家维·苏·奈保尔
印度吞噬了自己的文明,在垃圾中产生垃圾,在废墟中制造废墟,人民居然能心安理得地生活。
为何这么说?


印度
第3课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课程标准:初步了解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洲文明及其传播


一、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一、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
一、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
1.文明的摇篮
根据课本,结合地理知识,何为印度?印度包括哪些范围?
印度之名源于印度河,梵文曰“信度”(Sindhu),意为海洋、江河。在古代,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的领土在内的整个印度次大陆。
恒河
从天堂来
“给我一捧恒河水,湿婆神就会在天上注视着我,让我不敢撒谎、不敢做坏事。”——印度谚语
“印度文明的摇篮”
恒河是大多数印度人心中的圣河、神河
印度教教徒圣洁的火葬场
一、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
2.重见天日的古城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这一时期的国家是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社而形成的。大城市主要有哈拉巴、摩亨佐·达罗。
排水道和下水道的卫生设计
摩亨佐·达罗遗址
大浴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浴池。
一、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
2.重见天日的古城
摩亨佐-达罗城总体是一个网格布局,大部分建筑是用烧制的灰泥砖块建造而成,屋顶是使用木制结构。总的容纳人口不少于4万人。个别家庭内部甚至已经出现浴室,厕所等房间。大部分房屋都有围墙围成的内院。有的中心建筑甚至有两层。
一、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
3.未被破译的文字
古印度印章目前仍在破译中
哈拉巴时期的象形文字,是印度产生的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较早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出现在印章上,文字符号较多,有419个,其中基本符号有62个,可能属于字母文字。符号一般用直线条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组成一个文字。有些符号呈人、鸟、鱼等图形,属于早期的象形文字。
“这一文明不是外来入侵的结果,文明的灵感也不是舶来品,而是从当地人长期的努力、卓越的才智和复杂的信仰中产生的“。——美〕戴尔·布朗著,《古印度——神秘的土地》
菩提树叶
原始湿婆
观察印章画了什么内容?
公牛
“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古代的圣贤,不论是谁,都来自牛。屠杀牛是一种罪恶,应予以摈弃”——甘地
一、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
4.古印度的发展历程
前2500年
前6世纪
前1500年
前3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 达罗遗址
兴起
雅利安人入侵,建小国
白皮肤的雅利安人征服了次大陆的原住民——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
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阿育王统一半岛,后又分裂
强盛
孔雀王朝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教授吠陀、主持祭祀、接受布施
思考这几个等级都有哪些特权或义务?
“刹帝利按照规定接受入门式后,应致力于以正义来保护属于他能力范围内的一切”——《摩奴法典》
“经商、放贷、耕地或畜牧”——《摩奴法典》
侍奉“再生族”,尤其是侍奉婆罗门。
在原始的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称为“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种姓。贱民主要由被开除出种姓的人和不同种姓的男女婚配所生的子女构成,地位比首陀罗还低,只能从事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200帕那。而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伤害低级种姓的人,尤其是婆罗门伤害首陀罗,惩罚是很轻的。但低级种姓对高级种姓冒犯的刑罚处置却残酷而野蛮,如首陀罗若在婆罗门面前放屁,会被切去肛门;如果他抓婆罗门的头发、胡须或脖颈,就会被斩断双手。”——《摩奴法典》
目的: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目的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出生低贱的人无论用哪个肢体打击出身高尚的人,这一肢体应被切断。举手或举棍打击出身高尚的人,应割断其手;如动怒而以脚踢者,应割断其脚。——《摩奴法典》
阅读材料,思考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等级森严(贵贱分明)
“各种姓不能合用一口井,尤其是首陀罗,必须使用自己的水井,否则会认为他们玷污了井水,就会遭到痛打或处死。”——王树英,《印度文化与民俗》
特点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我当了一辈子清粪工,我的儿子、孙子也只能当清粪工·······”
“低级生产者因贪欲而以高级种姓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摩奴法典》
各等级职业世代相袭
“禁止不同种姓的人彼此通婚;允许顺婚(高级种姓的男子与低级种姓的女子通婚),顺婚所生的孩子也被视为再生种姓,同前三个种姓一样,但不享有宗教权。”——王树英《印度文明史》
等级内部通婚
特点
二、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
影响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
马克思
“种姓制度导致了战争,阻碍了科学进步,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种姓制度使僧侣阶级的权力越来越大,产生了经济上的动荡和政治上的不稳定。”——龚学增,曹兴《世界民族·第三卷:宗教信仰》
种姓的不同甚至改变了人的外貌
低种姓的人如何翻身?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五分律》记载说:" 尔时诸释五百奴叛,住阿炼若处,诸释妇女欲往问讯布施之僧,诸奴闻之共言,我等当于道中抄取。"
广大社会下层反抗斗争的激烈
佛教产生的背景
" 王为一切之主,但婆罗门除外,""王与婆罗门相遇,应让路与婆罗门。" 还记载"100岁的刹帝利见到5 岁的婆罗门,就应象儿子见到父亲一样。" ——《吠陀》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
等级矛盾
阶层矛盾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让低种姓人有了希望。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释迦牟尼像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放弃王子身份而成为宗教精神领袖的心灵忏悔者
公元前563年或564年
出生
16岁
与同龄的一个表妹结婚,过着锦衣玉食、游哉悠哉的日子。
29岁
告别妻子儿女,抛弃万贯家产,只身离开王宫,以身无分文的流浪汉身份,踏上了寻求真理的漫漫征途
35岁
成为佛陀,创立佛教
根据传说,佛陀在苦行期间吃得很少,每天只吃六粒米,以至于形容枯槁,皮包骨头。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基本教义
佛教反对“婆罗门至上”,反对种姓歧视,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大量宰杀牲畜进行祭祀,主张戒杀一切生物,把“戒杀”和“素食”作为两条重要戒条让信徒们遵守。佛教不赞成奴隶制度,禁止弟子们买卖奴隶,但又不接受奴隶和欠债者入教。——魏道儒《世界佛教通史》
众生平等
反对特权
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
公元前3世纪左右,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印度。阿育王十分崇信佛教,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并将其定为国教。据说他曾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这一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印度都有佛教僧伽组织,同时佛教在中亚以及中国的影响力也大大加强了。
为何把佛教定为国教呢?
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
忍耐顺从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政权,有利于巩固统一后的印度半岛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佛教的传播
根据课本和地图,请同学们写出佛教传播的路线图。
印度
01
02
中亚
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新疆
锡兰
缅甸 、泰国、柬埔寨等国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西汉时,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到天山以南及河西走廊一带,发展盛极一时,在中外文化交融中创造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佛教文化,促进了古代东西文明的交流,同时也催生了公元4至14世纪的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和窟内45000平方米壁画以及2000多尊彩塑。——李富强《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三、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
文明成果
印度贵族出行图
印度发明的数字,为什么要叫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善于经商,常往返于欧亚诸国。随着东西方商业的往来,印度人创造的数字就被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很喜欢这套既简单又实用的记数符号。一开始,欧洲人认为这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于是就管这套记数符号叫阿拉伯数字。
“黄金之国”
“大象之国”
“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