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的面积 说课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的面积 说课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4 12: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圆 的 面 积
说 课
一、说教材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果由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平面图形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教材上给出了明确的提示,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本课的教学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新的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
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飞跃,但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不可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操作,而应体现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探究过程。
1
2
3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应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圆的面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应用圆的面积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实验法
直观性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法
教法
三、说学法
学法
动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
观察发现法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1、什么是圆的周长?
2、回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圆的周长。
(1)、r=5cm (2)、d=8dm
四、说教学流程
第二环节:建立圆的面积概念
1、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圆,这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2、说说什么是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3、区分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三环节:猜测联想,初步感知。
四、说教学流程
想一想:怎样得到一个圆的面积?
O
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半径的平方)的3倍多一些。
猜一猜:圆的面积和圆的哪部分有关?
四、说教学流程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是怎样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来的?
面积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组活动要求:
1、两个同学负责将两个圆分别8等分、16等分,另外两个学生负责拼组。
2、四人共同讨论拼成新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如:新图形与原图形面积之间
的关系,与原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C÷2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半径
×
×
圆的面积
2
四、说教学流程
第四环节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流程
第五环节: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基本练习:
根据条件,计算圆的面积。
(1)r=2cm (2)d=10cm
综合练习:
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厘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拓展练习:
请你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并计算它的面积。
四、说教学流程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的面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半径
= × r
s= r2
五、说反思
教学设计体现如下:
1、导学激趣,
“渗透“转化”。
2 大胆猜测,
激发探究。
3、 演示操作,
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