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司马光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课文非常简短,用了很多贴切的动词。虽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有助于学生对照图片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一些棘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正确跟读课文,读好停顿,尝试背诵课文。(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创编故事。(难点)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对比朗读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么?今天我们要学习司马光的故事,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表达形式却不一样了,跟着老师打开书本第24课《司马光》,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了解作者。
朗读课文,读好停顿。
师:今天我们根据文言文版本的《司马光》来创编现代话版的剧本,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一)创编剧本的第一步,熟悉文本,帮助创编剧本。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导读音,选择多音字“没(mò)”的字义判断读音 。
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好停顿。
男生女生读,小组赛读。
合作朗读,巩固停顿。
群儿( ),一儿( ),足跌( )。众( ),光持石( ),水迸,儿( )。
指名展示读。
小结:其实,读文言文和读古诗一样,不但要读正确、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结合注释,读懂故事,体会特点
(二)创编剧本第二步,结合注释,深入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圈出文中表示人物的词语:群儿、一儿、众、光、儿。
找出文中事情发生的地点:庭,结合注释“庭院”来理解。
发现规律,感受“于”的用法。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嬉戏,用古文来写就是--群儿戏于庭;如果这群孩子在公园里玩呢?就叫--群儿戏于园;在树林中嬉戏呢?叫--群儿戏于林。还可能在哪些地方嬉戏?我们可以怎么说
小结:文言文与我们平常的说法不同,先说干什么,再用“于”引出地点。文言文表达有其特有的规律,掌握了规律,我们学起来就会很有意思。
3.了解故事的起因,指导朗读。就在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了解“瓮”字,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瓮是口大肚小的容器。在此获得锦囊3:结合注释和结合插图理解文言文。
小结:这个小孩攀登到瓮上,一不小心,脚下一滑,跌落到了水中。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啦!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份突然、紧急的感觉。
4.了解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品读句二: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结合注释,说说故事的发展。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这些孩子的表现是怎样的?你能结合注释,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吗?小结:“皆”就是都、全的意思。看到有孩子掉进了瓮里,其他孩子吓得全都跑走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把瓮砸破,孩子得救了。光持石击瓮破之。读出司马光破瓮动作的迅速光持石,击瓮,破之。
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用“大家都慌了,有的······有的······”来说说这些孩子的表现。小结:大家的想象很丰富。而课文仅用“众皆弃去”4个字,就把这种惊慌失措的场面说清楚了,语言简洁凝练。
5.句式对比,指导朗读。
光持石击瓮破之。
光持石,击瓮,破之。
读出司马光破瓮动作的迅速有力,果断利落。
人物对比,感受人物品质。
与惊慌失措的孩子们相比,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结:面对危险,小小年纪的司马光显得格外沉着冷静,中生智,想到办法,用大石头击破大瓮,救出小孩,令人佩服。
四、小组合作,讲述故事
师:展示剧本
1.结合配图,尝试讲述故事
2.小组讨论(可以尝试表演)
3.指名小组或个人展示
4.填空的方式尝试背诵课文
五、总结提升,体会特点
结合现代文比较表达,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小结:如此扣人心弦的故事,全文却仅用了30个字,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讲明白了。可见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义丰”,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作业布置
演一演小剧本
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起因:跌没 文言文
经过:击瓮 勇敢机智 言简义丰
结果:儿得活 沉作冷静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边读边思考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就是带着问题来朗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初读-再读 细读 美读 熟读 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这节课体现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共17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24 司马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你了解司马光吗?
司马光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没(mò):(人或物)沉下或沉没
没(méi):没有的意思。
司马光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 得活。
默读全文,用圆圈圈出文中表示人物的词语。
群儿、一儿、众、光、儿
群儿 戏于庭。
再次默读,找出故事发生的地点
庭院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了解故事起因
爬
瓮:收口
缸:敞口
你知道“瓮”和“缸”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掉进去,就更不容易出来了。
了解故事经过
面对这么危险的情况,大家和司马光有什么样的做法?
了解故事经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联系生活 展开想象
那你能想象一下“众皆弃去”的场面吗?
请你用上“大家都慌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对比朗读
光持石击瓮破之
光 持石击瓮 破之
迅速有力果断利落
人物品质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慌乱、逃跑
沉着、冷静
了解故事结果
水迸,儿得活。
涌出
尝试背诵
群儿_____,一儿____,足跌______。众______,光持___击___破之,水__,儿____。
戏于庭
登瓮
没水中
皆弃去
石
瓮
迸
得活
文言文的语言和
现代版课文有什么不同?
字数比较少
内容有趣
文言文
言简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