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巩固题 (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巩固题 (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5: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巩固题(二)
一、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下图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面关于图中的地形区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B.②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C.③是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D.④是东海,属于我国内海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山区面积广大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序号表示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云贵高原 C.③为内蒙古高原 D.⑤为青藏高原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在第一级阶梯上 B.③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
C.④的耕地类型是水田 D.⑤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318国道东起上海,西至西藏日喀则,是中国最长的国道。318国道一路经过多种地形,拥有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路虽人为,景乃天造,钟自然之大美,显人文之深奥,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318国道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318国道从东向西依次经过了( )
A.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6.318国道横断山附近区域的树种特别丰富,其原因有( )
①纬度低,水热条件优越②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③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318国道的建设有利于( )
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②推动科技进步③开发沿途区域的旅游业④加强东部和西部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8-10题。

8.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9.冬季强冷空气快速南下,我们家乡盐城容易形成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梅雨 C.寒潮 D.台风
10.图中,关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靠近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靠近我国1月0℃等温线
C.靠近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靠近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河流为内流河的是( )
A.黄河 B.西江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1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 )
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西向东流 D.自东向西流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甲、丙两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河段海拔在3000米以下 B.丙河段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起点
C.甲河段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D.丙河段地形为平原
14.乙河段多洪涝灾害。图中序号和文字能一一对应,正确反映洪涝成因的是( )
A.①加快②沉积③下降④均匀 B.①减慢②沉积③上升④集中
C.①减慢②侵蚀③下降④集中 D.①加快②侵蚀③上升④均匀
二、解答题(共3题,共44分)
15.读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西南面的 洋。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后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西北内陆递减。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过程,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图1)、“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我国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3)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人太平洋,原因是 。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阶梯交界处。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一淮河以 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 。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小于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
(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 (填干湿区),植被茂密,大多数河流含沙量较 (填“大”或“小”)。
(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汛期、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 、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土保持率指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该区域面积的比例。据报道,与1990年相比,2021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大幅度上升。
材料二: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发源于 山脉,主要流经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水量较 。
(2)黄河流域不同河段的防治重点不同,图15中,黄河上游为 区,水土保持区位于黄河中游的 (地形区)。
(3)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的变化,与 等生物措施有关,使下游的输沙量变 。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D 6.C 7.D 8.A 9.C 10.B
11.C 12.C 13.A 14.B
15.(1) 太平 印度
(2)季风区
(3) 夏 东南沿海
16.(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2) 北 1月平均气温低于0℃
(3)受夏季风影响,秦岭淮河以南降水多
(4) 湿润区 小
(5)气候
17.(1) 巴颜喀拉 小
(2) 荒漠化防治 黄土高原
(3) 植树种草 少(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