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地球的运动、地形图判读
(大题过关训练)
姓名: 班级: 制作:七年级地理备课组
【本卷共7题,建议用时:40分钟】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_____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C_____。A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方向。
2.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C地的经纬度( )。
(2)A地位于B地的_______方向,D地位于B地的_______方向。
(3)从东西半球看,B地位于_______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D地位于_______纬度地区,从地球的“五带”看,A地位于_______带。
(4)A、C两地所在纬线较长的是_______地所在纬线。
(5)同一晴天中,A、B两地更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地。
(6)两架飞相同时从南极点分别沿着A、B两地所在经线往北同速飞行,它们在_______(重要纬线)附近相距最远,最后在_______相会。
3.读下面的经纬网地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经纬网图,写出图中A、C两地的经纬度。(要求先写纬度后写经度,并且南北纬和东西经分别用符号表示)A____;C____
(2)在经纬网图中,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D点所在的纬线名称是____,是____半球的分界线;经过D点的经线是____半球的分界线
(3)A、B两点中,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点。在A、B、C、D四点中,一年当中的任意一天都是昼夜等长的是____点。
(4)当太阳直射C点所在的纬线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这一天辽宁朝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5)每年的1月20日到2月28日是我们放寒假的时候,在我们放寒假期间,地球运行在地球公转图中的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区段中的____段。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____运动。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北极圈内出现____现象。
(3)若图2为立夏这天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则小满这天正午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____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小满到夏至的变化情况是____。
5.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左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____路线。
(3)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千米。
(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个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
(5)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B、C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____。
6.读某地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在B的____方向。A处所在的地形为____,D地的地形部位为____。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此图的等高距为____米,D地的海拔在____米以上。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____℃以下。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更合理的是____。
(5)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⑤三条线路中,相对较为合理的是____理由是____ 。
7.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王庄位于____(地形部位),张庄位于____(地形部位)附近。
(2)该图等高距是____米,甲处的海拔范围是____米。
(3)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千米。
(4)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____流。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 (10°S,150°E) (20°S,170°E) 南 东 西 热 (10°N,170°E) (30°S,170°W) (30°N,180°) 北 西 南 西 (70°N,45°W) (70°N,135°W) 北 正东
2.(1)40°W;20°S(先后顺序可调换)(2)正西;西南(3)东;低;北温(4)C(5)B(6)赤道;北极
3.(1) 40°N,20°W 23.5°N,20°E
(2) 北温 赤道 南北 东西
(3) B D
(4) 夏至 昼最长、夜最短
(5)④
4.(1)公转
(2) 冬至 极夜
(3) 北 变大或由小变大
5.(1) 663
陡崖
(2)甲
(3)3
(4)①
(5)B
6.(1) 西北
盆地 山顶
(2) a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 100 600 14.6
(4)①
(5) ④ ④虽然路线较长,但坡度平缓,工程量小
7.(1) 鞍部 山脊
(2) 100 1100-1200
(3)1
(4)西北向东南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