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基础练习
【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大约为6371千米,赤道长度大约为4万公里,即8万里,也由此有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的描述。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材料中的信息能够可以说明( )
A.地球的运动方向 B.地球的大小
C.地球的运动中心 D.地球的宇宙空间位置
2.学生时代处于花季,想象丰富,如果在地球上想留下一个即能纵观东西两半球,同时又能观赏中纬度和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印记,在图中哪个点能实现( )
A.A(40°W,60°N) B.B(30°W,50°N )
C.C(30°E,40°N) D.D(20°W,60°N)
如图为学生制作的简易地球仪。读图,完成3-4题。
3.在制作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 )
A.选择椭圆形物体制作地球仪
B.画的所有纬线圈长度要保持相等
C.地轴穿过南北两极点应与底座保持垂直
D.代表地轴的铁丝与赤道面垂直
4.地球仪( )
A.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 B.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半圆弧
C.纬度从赤道向两极各分180° D.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90°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5-7题。
5.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匀速拨动球体 B.从北极向下俯视,顺时针旋转地球仪
C.从南极向上仰视,逆时针旋转地球仪 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6.乙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是( )
A.6371千米 B.4万千米 C.2万千米 D.6378千米
7.关于丙地所在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示东西方向 B.形状是个圆 C.指示南北方向 D.经度是120°W
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水半球是相对于陆半球而言的,其中心点(178°28′E,47°13′S)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迪斯群岛附近。读“水半球示意图”,完成8-9题。
8.水半球中心点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北半球
9.读经纬线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B.①地经纬度位置(75°N,15°E)
C.③地位于④地正南方向、⑤地的东南方向
D.①②③地有极昼、极夜现象、④⑤地四季分明
只要善于观察与发现,生活处处有地理。如图为暑假某日,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探究一天中影子变化时留下的照片,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极夜
11.若此时学生是面北站立,则他们影子的朝向是( )
A.正东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12.若此时学生的影子朝向正北,推断拍照时当地的地方时为( )
A.6::00左右 B.9:00左右 C.12:00左右 D.15:0左右
秦皇古驿道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曾是连接京、冀、晋、陕、川的交通要道,史称“翼晋通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某中学组织学生暑假对秦皇古道开展考察活动,图为秦皇古道及附近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有关秦皇古道及附近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聚落点中海拔最高的是乙 B.秦皇古道穿越区域的地形主要是平原
C.甲聚落位于乙聚落的东北方 D.秦皇古道的地势起伏较307国道要小
14.该校同学决定在秦皇古道附近就地露营,露营地一般选址在较为平缓开阔的地区,下列最适合作为露营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经纬度A____,B____,C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地。
(3)A地位于C地的____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C在____纬度。
1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和日照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甲图判断,当地球位于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区间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当地球位于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区间运行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2)当地球处于甲图_____位置时,与日照图(乙)相对应。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北极圈以北出现了____现象
17.读图回答问题。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居住在山区的居民在房前和屋后及屋顶晾晒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江西婺源的篁岭“晒秋”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该地在2022年10月14日举办“晒秋”文化节,吸引数十万人前往赏秋拍摄。
(1)图1中的比例尺用数字式可表示为____,图中观景栈道长4厘米,实际观景栈道的长度约为____。
(2)说出图1中的山体部位名称:甲是____;乙是____;丙是____。
(3)“晒秋”观景栈道的走向是由____;观景栈道两端(图中黑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4)图示区域的聚落形式为____,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为____,图2中的聚落“晒秋”景观错落有致,主要是受到____(纬度/海陆/地形)因素的影响。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14
B D D A A B C
A C A C C C D
15.(1) 60°W , 60°N 0°, 0° 40°E , 40°S
(2) B A B 、C
(3)西北
(4)中
16.(1) ④-② ①-③
(2) ② 北回归线 极昼
17.(1) 1:30000 1200米
(2) 陡崖 山谷 山顶
(3) 东北—西南 150
(4) 乡村 山地(丘陵) 地形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