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设疑,初识“秒”。
教师:同学们,2022年的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召开,这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呀!现在,就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教师: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秒做单位,因为用时或分作单位太长了。所以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二、观察探究,感受“秒”。
1、观察秒针。
教师:生活中常用这样的电子钟表来计量秒,表上显示的是 ......
教师:电子钟表可以计量秒,这些钟表也可以计量秒!这些钟表的钟面有三根针,钟面上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根针是用来计量秒的,叫秒针。
2、认识1秒。
教师: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看看秒针怎样计时的?秒针走一个小格的时间是一秒。
教师:1秒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不出声音听三次。时钟“滴答”的一次所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
教师:1秒这么短,可以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亲身体验一下。
请看学习活动:1选从轻拍手、眨眼睛、深呼吸、心里数数四项活动中选一项,2听,听到开始做活动,听到哒的一声就停止活动,3记,记录活动的次数。你选好活动,准备好了吗?
开始,说说1秒你做了什么?
一秒钟可以拍手1次、1秒眨眼睛1次、1秒深呼吸1次、1秒心里数数2个。
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在1秒钟里,我们只能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深呼吸1次、数2个数……但是,同学们知道吗,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呢。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播放图片资料(如下图)并配有解说:世界上最快的飞机一秒钟大约飞行2600米,坐在这样的飞机上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一眨眼就不见了;三峡水电站1秒大约发电2700千瓦时,相当于大约300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2008年中国1秒大约产值67万元,用这笔钱大约可捐助1000名失学儿童;光每秒大约跑30万公里,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
教师:同学们,想不到一秒钟还能做很多事、一秒钟也很有用,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3. 认识几秒。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2小格是2秒,秒针走了1大格,每一大格有5小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5小格就是5秒。
教师:现在秒针:秒针走4大格就是4个5秒,是20秒。
4、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教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 请认真观察钟面。秒针走1圈,分针是怎么变化的?思考:秒针与分针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钟面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所以60秒=1分。
三、巩固新知
1、感受1分钟。
教师:1分钟有多长呢?这一次请你听,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一起来感受,还可以从这四项里选择一项边做变数。
准备好了吗?开始
1分钟你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
我们来分享一下最后两位同学的体验。1秒深呼吸1次,试着按照这样的节奏,深呼吸60次,正好是60秒。根据活动中的经验,来估计时间,真是个好办法。我数数没有按照1秒数2个的节奏走,所以有136个数。真会总结经验。
教师:看来1分钟也挺有价值的,那么我们这一节微课有12个1分钟。相信小朋友在这12个1分钟里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4. 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生活中还有体育竞技中计时(秒表)、红绿灯、火箭发射倒计时等都有用到秒来计时。
我们来看例1,你会做吗?
1时=( )分 想:1时是60分,2时就是( 2 )个60分。
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看,这有口诀:
时间单位时分秒,
时比分大秒最小;
相邻进率为六十,
记清一定错不了。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道题,看看,你做对了吗?
四、总结全课,谈谈收获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通过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秒”是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计量很短的时间可以用“秒”。1分=60秒
可以借助1秒深呼吸1次,估计1分钟有多长。
时间是由一分、一秒堆积起来的,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做时间的小主人。
PAG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