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二单元复习
部编
语文
四下
写了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1-2)
介绍了恐龙向鸟儿演化的过程。(3-4)
写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5)
先
然后
最后
《飞向蓝天的恐龙》
经历的时期
两亿四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
第一种恐龙出现
繁衍成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一种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的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一些种类转移到树上,慢慢具备滑翔能力,最终能主动飞行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和“漫长的”可以删去吗?
是说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一支
漫长的
是说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准确、严谨
“换词” 或者 “删词” 答题法
1.能不能删\能不能换
2.解释词语(本义+文中义)
3.写出了( )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删掉或者换掉( )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其中,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
逐步地,慢慢地,有过程。
有些科学家 ,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的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推测:根据已知情况,按一定道理推论未知。
猜测:根据某些线索或全凭想象来寻找正确的解答。
换成“猜测”读一读
推测
猜测
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有道理的,是推论出来的,不是靠想象,因此不能换成“猜测”。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表示科学家希望在大致揭示的基础上,对这一历史进行更全面、更加深入的揭示,获取更多证据。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去掉“全面”读一读
说明还没能揭示,而课文表明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已经有了大致的揭示,所以不能去掉“全面”。
1
2
3
4
5
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
展望纳米技术的未来
就好像
介绍纳米技术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小
加深程度
列数字
作比较
非常非常
十亿分之一米
1纳米到100
纳米之间
就好像
一般
严谨、准确
作比较 说明方法作用 答题法
1.这句话是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
2.把( )和( )作比较
3.突出强调了( )的( )特点
让我们更加了解( )。
默读第3自然段,找中心句。
中心句
《琥珀》
1-2: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
3-12:琥珀形成的过程。
13-17: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18: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问题1: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地壳变化。
很长的时间。
苍蝇、蜘蛛、松脂
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
返回
问题2:推测依据是什么?
琥珀的形成过程。
琥珀的样子。
返回
问题3:“推测”能不能换成“猜测”?
1.不能换。
2.“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知推想未知,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文中是根据琥珀的样子、形成过程推想几万年前的情形;猜测是没有根据的猜想。
3.写出了作者想象琥珀形成过程是有科学依据的。
4.体现了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换成“猜想”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1)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推测依据:琥珀的形成需要有松脂,而松树能渗出松脂的前提是天气炎热,所以科学家推测时间是一个夏天的晌午。渗出“厚厚的松脂”说明松脂多,只有这样才能把两只小虫同时包裹住。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推测依据:琥珀里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如果松脂少的话不可能把两只小虫都包裹进去。如果苍蝇和蜘蛛不是在树干上,而是在土地上,形成的琥珀就不会那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