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4.3噪声与环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4.3噪声与环保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5: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噪声与环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懂得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2.通过实验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2.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1.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2.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具准备
多媒体、玻璃板、示波器、电动机模型、泡沫塑料、空纸盒等。
新课引入
先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同学们听到后很享受;再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飞机的隆隆声,同学们纷纷捂住了耳朵。
由此引入课题:第一段优美的音乐大家都很喜欢,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乐音,那么第二段声音是什么呢?为什么两端声音大家感受截然不同呢?它们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噪音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控制噪声?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噪声及其来源
1.噪声的定义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含义,找出乐音和噪音的定义、波形的不同。
(2)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得出噪声的含义: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②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有规则,噪音的波形无规则。
思考并讨论: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噪声并举例。
(3)教师进一步总结噪声的来源: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知识点二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噪声的产生和来源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噪声有大小之分,该怎么表示呢?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出示两个问题:
(1)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
3. 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1)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2)分贝过高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心理或生理的疾病。
知识点三 噪声的防治
1.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同学们阅读后,分组讨论并回答: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
2.教师提问:那么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探究?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实验探究。
器材:电动机、泡沫塑料、罐头盒、报纸、塑料袋等。
实验可用玩具电动机做振动源,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在发声体处减弱噪声)。将电动机置于空罐头盒上,将罐头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再用软泡沫塑料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发现噪声明显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
4.同学们总结实验结果后回答: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5.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干扰,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一、噪声及其来源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噪声的防治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定危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