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5.3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5.3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6: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虚像的概念。
教具准备
玻璃板、相同的两支蜡烛、火柴、夹子两个、8开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平面镜、激光演示器等。
新课引入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叫做物体的像。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3)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4)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如何?
(5)你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如何移动?
各小组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像可能在镜子内表面,像的大小可能与镜子摆放的角度和大小有关等等。
2.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 (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做法:边示范边讲解: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
3.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4.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对应点连线垂直于镜面。
知识点二 平面镜成像原理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1)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
(2)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1)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
(2)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
(1)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
(2)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 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师生共同分析得:
(1)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2)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出的。
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4.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
(1)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虚像。
(2)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1.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 “创设情景”照镜子并向学生提问为起点,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及科学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