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1课时 利用变式实验测电阻
教学目标
1.会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测量未知导体的电阻。
2.会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测量未知导体的电阻。
3.知道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电压表的电阻很大。
1.能设计在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的情况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能设计在只有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的情况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能说明电流表电阻很小,电压表电阻很大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不同方法测量导体电阻,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养成能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通过解决“非常规”下电阻测量问题,体会灵活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用特殊方法测量电阻,探讨对转化研究问题角度的研究。
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电池、电阻箱、开关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分别用什么仪器去测量?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提出问题:测量电阻中若只有电压表无电流表或只有电流表无电压表,你将怎样完成测量任务呢?
知识点一 伏阻法测电阻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只有电压表无电流表时,该怎样测量导体的电阻。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共识:(1)在只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借助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确定电路中的电流;(2)将待测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使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
2.根据学生讨论的思路,指导学生画出电路图:
3.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讨论如何进行测量。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1)先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测得R0两端的电压为U0,则电流:Ix=I0=。
(2)再将电压表改接在a′和b′两端时,测得Rx两端的电压为Ux,则待测电阻:Rx=R0。
知识点二 安阻法测电阻
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只有电流表无电压表时,该怎样测量导体的电阻。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以下思路:(1)借助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确定电路两端的电压;(2)将待测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使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
2.根据学生讨论的思路,指导学生画出电路图:
3.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讨论如何进行测量。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1)先将电流表与R0串联,测得通过R0的电流为I0,则电压:Ux=U0=I0R0。
(2)再将电流表与Rx串联,测得通过Rx的电流为Ix,则待测电阻:Rx=。
知识点三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阻
1.引导学生看教材P98“科学窗”,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电阻。
2.引导学生计算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压表的电流。
3.分析两种电表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
板书设计
1.测电阻的方法
伏阻法:串联。
安阻法:并联。
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阻
电压表:很大。
电流表:很小。
教学反思
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掌握物理思维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本课重点即定律的内容不是老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况下学到知识,因此教师设计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