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4 17:5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素养目标
1、会认“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难点: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上一单元的语文学习,我们感受的是慈母的深情和父爱的伟大。今天,我们要开始第七单元的语文学习。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下面这句话。
2.出示:四时景物皆成趣。
3.学生齐读句子。
4.师:从字面上看,大家都能明白,本组课文在于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来表达作者的感受。那么,是什么景物,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达感受呢?我们进入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
5.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21 古诗词三首
阅读鉴赏
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任务二:读《山居秋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渔舟。
任务三:《山居秋暝》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本诗描写了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竹、莲、渔舟等景物。
“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幽清明净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任务四:读《枫桥夜泊》,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谈谈你的感受。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落下。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此时,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在这深秋之夜,诗人旅途辛劳,本应该早早歇息,却久久难眠。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虽有枫叶、渔火相伴,但孤身一人,漂流在外,满腹愁思,怎能入眠?以至于寒山寺半夜里响起的钟声传到船上,也让他听得那么清楚。
任务五:《枫桥夜泊》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景物是动态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静态的景物有落月、满天霜、江枫、客船;动态的景物有啼乌、渔火、夜半钟声。
“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寂;“江枫”“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用“夜半钟声”的动景衬“客船”的静景,勾画了一幅清冷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的心境。
任务六: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长相思》大意:将士们不辞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山海关进发。夜深了,营帐中仍然灯火辉煌。夜里,帐篷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全词表达了词人寒冬时节羁旅在外,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任务七:《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诗词都是借景抒情,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山居秋暝》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在写法上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枫桥夜泊》将心境、情感渗入画面之中,从而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诗人孤寂愁苦的心情。
《长相思》通过榆关和故园空间的对比,虚实结合,表达作者身在羁途心系故园的怀乡之情。
梳理探究
任务一: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任务二:课外阅读。
交流: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古诗大意:
空阔的山中,看不见一个人,但偶尔能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余辉射入茂密的林中,又映照在绿绿的苔藓上。
任务三:课外阅读。
谈谈读后感受。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清]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古诗大意:
试问我为何轻易地离别?一年能有几次圆月。北国的杨柳刚刚如长丝,家园已是三春过尽时。
春天归去我却不能归,行船松花江被江阻隔。往事悠悠像寒冷的江潮,啼鸣的杜鹃怨恨未消。
任务四:课外阅读。
竹里馆①
[唐] 王维
独坐幽篁 (huánɡ)②里,弹琴复长啸 (xiào)③。
深林④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⑤。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这是《辋(wǎnɡ)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②幽篁:幽深的竹林。
③啸: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④深林:指“幽篁”。⑤相照:与“独坐”对应。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物有 幽篁、深林、明月 。写自己在“幽篁”中的活动是 独坐、 弹琴、长啸 。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思。
我一人独自处在幽深寂静的竹林里,无人知晓,没人陪伴,好像只有明月懂我心思似的,与我相伴。
3.诗人在《山居秋暝》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描绘了山村生活的美好,在《竹里馆》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哪里看出来?
通过描写景物和自己在幽深竹林里的活动,表达了逍遥自在的闲情逸致和满足心情。从他独坐幽林,既弹琴又长啸,还有明月来相伴可以体会出来。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认真去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并学习诗人的写作技巧,体味不同手法写作给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