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1-06 14:38:30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善于合作,勇于尝试。
在人生道路上——
实现自我价值!课前准备
1.学案、课本
2.两色笔
3.你的激情寄语1.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2.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3. 酸和碱的通性有哪些?
4. 酸和碱为什么有通性?。
5.你能将实验盘里的药品分类吗?5分钟学科素养目的:规范基本操作实验观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到实验室去烟台五中 于梅
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习目标实验结果自主学习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要求:自主学习课本P49-P50
师友互助,合作完成实验时间2分钟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其pH﹥7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其pH ﹤7
中性溶液都不能使石蕊、酚酞试液变色,其pH=7交流展示一2.在运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能否先用水润 湿pH试纸呢?归纳总结
用水润湿的pH试纸虽然没有改变溶液的酸碱性,但测出的酸碱性变弱了。测pH前的玻璃棒、白瓷板必须用纸擦干交流展示一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学会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吗?用什么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间接观察法科学探究 体验快乐自主学习二
1.师友互助,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要求:酸碱中和反应(1)尽可能多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展示二(1)尽可能多的设计实验方案。(2)小组分工,师友合作,比较、选取最佳方案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自主学习二实验步骤
①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②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
实验步骤
①取1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②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
③记录所加稀盐酸的滴数。时间2分钟科学探究 体验快乐认识事物是从定性到定量,不断深化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展示二反思与自评我的实验不成功,我失败的原因______,
我的实验很成功,我的成功经验______.要求:
自主学习课本P51页, 师友互助,合作完成实验3 ,记录结果。自主学习三时间4分钟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镁条逐渐溶解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无色,放热
开始有气泡产生. 后逐渐减少至停止。石灰石不断减少,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锈不断溶解,溶液变为黄色.镁条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无色,放热铁锈不断溶解,溶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交流展示三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仔细观察、仔细思考你有没有要质疑的问题?实验结果有蓝色沉淀有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实验结论(用相应的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根据方程式归纳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交流展示三时间3分钟 Mg + 2HCl = MgCl2 + H2↑ 活泼金属+ 酸 = 盐 + 氢气CaCO3+2HCl=CaCl2+H2O+CO2 ↑
盐+ 酸= 新盐+ 新酸
2NaOH+CuCl2=2NaCl + Cu(OH)2
Ca(OH)2+Na2CO3=CaCO3 + 2NaOH
Ca(OH)2+CuCl2= CaCl2 + Cu(OH)2
碱 + 盐 = 新盐 + 新碱实验结论Mg + H2SO4 = MgSO4 + H2↑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归纳法变化观节约药品;
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同时完成多个实验,便于观察比较 ,
使用更方便。实验中你使用的是试管还是点滴板?你认为使用哪种仪器更方便?反思交流点滴板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生锈铁钉过大,不宜使用点滴板环境观学生代表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图:学生代表总结间接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类观变化观实验观最佳小组
最佳组合
最佳个人学生代表总结B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的是(  )
A.稀硫酸和醋酸溶液
B.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稀氨水和澄清石灰水B1.(2012·泸州中考)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当堂检测时间2分钟3.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
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
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C当堂检测形成好习惯洗涤仪器,整理台面。注意:1.轻拿轻放仪器,轻开轻关水龙头。
2.剩余的块状固体如:石灰石、生锈铁钉要回收必做:
在实验室应用二中,有两瓶药品失去了标签,只知道一瓶是10%的盐酸,一瓶是2%的盐酸,用酸碱指示剂能区分出来吗?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区分?
若实验室中只有5%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和胶头滴管,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法加以区分吗?课后作业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H2SO4+2NaOH=Na2SO4+2H2O,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SO42-和Na+.在图2所示的反应过程中,小明对反应溶液的pH进行了三次测定,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NaOH(填化学式,下同);pH=7时,溶质为Na2SO4;pH=3时,溶质为Na2SO4、H2SO4.课后作业选做
(1)实验步骤。
①在一只烧杯中加入20 mL稀盐酸,用pH计 测量其pH.
②然后向烧杯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同时不断地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停止滴加。
③记录所加氢氧化钠的滴数。自主探究 体验快乐试管1试纸试管自主学习二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5分钟化学素养训练 】 目的:规范基本操作
1.块状固体的取用
2.胶头滴管的使用
3.你能将实验盘的物质分类吗?
酸___________碱__________盐___________金属___________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
4. 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自主学习一 】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1.自主学习课本P49-P50 师友互助,合作实验。(2分钟)
实验结果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分工
pH
A/B
石蕊试液
C
酚酞试液
D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展示一】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学会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吗?用什么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在运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能否先用水润湿pH试纸呢?
【自主学习二】 酸碱中和反应
1师友互助,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分钟)
要求:(1)尽可能多的设计实验方案。
(2)选取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2.合作实验 (2分钟)
【交流展示二】
实验结果
?
滴加酚酞后
的颜色
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
完全反应时的颜色
滴加稀盐酸
的滴数
氢氧化钠
?
?
?
3.实验结论:(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实验不成功,我失败的原因______,
我的实验很成功,我的成功经验______.
【自主学习三 】 酸和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要求:自主学习课本P51页,师友互助,合作完成实验3 (时间4分钟)
【交流展示三】
实验结果
镁条
石灰石
生锈铁钉
分工
稀盐酸
A
稀硫酸
B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分工
氢氧化钠溶液
C
氢氧化钙溶液
D
实验结论:(用相应的方程式表示)再根据方程式归纳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时间3分钟)
反思交流:
实验中你使用的是试管还是点滴板?你认为使用哪种仪器更方便?
学生代表总结点评:

最佳小组;最佳组合; 最佳个人
【当堂检测】(满分100分,每个30分,参与10分)(时间2分钟)
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的是(  )
A.稀硫酸和醋酸溶液 B.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稀氨水和澄清石灰水
3.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课后作业】
1、必做:在实验室,有两瓶药品失去了标签,只知道一瓶是10%的盐酸,一瓶是2%的盐酸,用酸碱指示剂能区分出来吗?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区分?
若实验室中只有5%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和胶头滴管,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法加以区分吗?
2. 选做:.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和______.在图2所示的反应过程中,小明对反应溶液的pH进行了三次测定,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pH=7时,溶质为___________;pH=3时,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 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
4. 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
2. 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教具:PPT
四、课型:实验课、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实验
共案
个性修改
六、教学过程
 【5分钟化学素养训练 】 目的:规范基本操作
1.块状固体的取用
2.胶头滴管的使用
3.你能将实验盘的物质分类吗?
酸___________碱__________盐___________金属___________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
4. 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自主学习一 】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1.自主学习课本P49-P50 师友互助,合作实验。(2分钟)
实验结果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分工
pH
A/B
石蕊试液
C
酚酞试液
D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展示一】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学会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吗?用什么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在运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能否先用水润湿pH试纸呢?
【自主学习二】 酸碱中和反应
1师友互助,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分钟)
要求:(1)尽可能多的设计实验方案。
(2)选取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2.合作实验 (2分钟)
【交流展示二】
实验结果
?
滴加酚酞后
的颜色
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
完全反应时的颜色
滴加稀盐酸
的滴数
氢氧化钠
?
?
?
3.实验结论:(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实验不成功,我失败的原因______,
我的实验很成功,我的成功经验______.
【自主学习三 】 酸和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要求:自主学习课本P51页,师友互助,合作完成实验3 (时间4分钟)
【交流展示三】
实验结果
镁条
石灰石
生锈铁钉
分工
稀盐酸
A
稀硫酸
B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分工
氢氧化钠溶液
C
氢氧化钙溶液
D
实验结论:(用相应的方程式表示)再根据方程式归纳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时间3分钟)
反思交流:
实验中你使用的是试管还是点滴板?你认为使用哪种仪器更方便?
学生代表总结点评:

最佳小组;最佳组合; 最佳个人
【当堂检测】(满分100分,每个30分,参与10分)(时间2分钟)
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的是(  )
A.稀硫酸和醋酸溶液 B.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稀氨水和澄清石灰水
3.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课后作业】
1、必做:在实验室,有两瓶药品失去了标签,只知道一瓶是10%的盐酸,一瓶是2%的盐酸,用酸碱指示剂能区分出来吗?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区分?
若实验室中只有5%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和胶头滴管,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法加以区分吗?
2. 选做:.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和______.在图2所示的反应过程中,小明对反应溶液的pH进行了三次测定,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pH=7时,溶质为___________;pH=3时,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二:酸碱中和反应
三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的来说就是:给予思想
授以方法
学以致用
教学相长
引入新课:由第三题引出分类的优点,进而引出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把组成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化为一类-从不同类别中选取典型物质-采用实验法加以探究,进而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到实验室去,采用实验法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方法提升:间接观察发收集证据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然后进行实验从中选最佳方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方法提升:实验探究法
体会定性和定量的区别
从失败中寻求成功的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进行质疑,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方法提升:归纳思维法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观念提升:体会化学的变化观:变化体现性质,性质决定变化。
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
验收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给学生成就感。
进一步体会认识事物从定性到定量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