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11.4.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九年级11.4.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9: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练习电路的连接。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熟练使用电流表。
通过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探究总结其中的电流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1.电流表的使用。
2.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并联电路的连接。
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过程的指导。
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小彩灯、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一串小彩灯,接通电源使其发光,问:小彩灯是如何连接的?
课件播放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问:家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路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你知道它们的电流有什么样的特点吗?
知识点一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出示两灯串联的电路图,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请学生大胆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猜想。
猜想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依据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猜想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不相等,靠近电源正极的电流大。依据是: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发光,要消耗一些电能,所以电流通过灯泡后会减小。
设计方案:要想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就要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找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关系,你能设计出探究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的实验方案吗?
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回答问题。
为避免实验设计出现不必要的偏差,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电池组、一个开关、两个灯泡、电流表1个,导线5根。
2.需要测量哪些点的电流?
需要测量A、B、C三个点的电流。
在图中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大小。
3.怎样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来探究规律。
4.你能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吗?
次数 IA/A IB/A IC/A
1
2
3
教师巡回指导,听取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引导,然后让小组代表发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最佳方案。
知识点二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设计实验:在图中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D四处的电流大小(注意位置的不同)。
进行实验: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A位置,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断开开关,再分别将电流表接入B、C、D位置,测出电流的大小。
4.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做两次实验。
记录数据:(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次数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D点电流ID/A
1
2
3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C=ID=IA+IB。
板书设计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A=IB=IC。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A=IB+IC。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以实验探究为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起一个辅助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但是课堂时间会把握不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