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9: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能够选择并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理解测量误差的存在,明白误差与错误不同,学习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方法。
3.能利用日常经验或物品估测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1.要知道物体的尺度必须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
2.适合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熟练掌握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视线的看法,读数的方法,记录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长度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科学态度,营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2.通过认识测量误差及学习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长度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测量误差的存在并减小误差;
2.学习特殊的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记录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长度的测量
用错误尝试法使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 使用方法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用厚木尺测量一下仪器盒的长度,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讲出这名同学做的好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并说明原因。
新课讲授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应观察:
*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
*刻度尺的量程
*刻度尺的最小分度
2.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法:放正紧靠: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整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紧靠被测物体,不要歪斜。
(若零刻线模糊不清呢?)
看法:视线正对:读数时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数值包括准确值加估计值
记法:带好单位:记录数值必须注明单位。
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
注意以下几点:不估读;多估读;不带单位。
一人演示,全班观察,共同思考、讨论,在交流中得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讨论
得到以下结论即可;
从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开始测量
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
提出实验内容,分组讨论实验方法及细节
进行实验
提出实验内容:
(1)测物理书的宽
(2)测硬币直径
(3)测圆柱体周长
(4)测金属丝直径
(5)《地理图册》P35页上成都到重庆的公路长
(6)物理书上的一页纸的厚度
组织讨论:
如何测量更准确
如何记录数据
3.绘制表格,标出单位
进行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给予指导
学习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收集物理课本的宽并记录。提问;三名同学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结果会不完全一样?
(1)介绍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
测量工具不准确;
测量方法不完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尽量选择精确度高的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二、体积的测量
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
体积用符号V表示,在国际制单位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 )。
学会使用量筒量杯,知道它们的度数方式,会使用它们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课堂练习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公里 B.寸 C.米 D.厘米
解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千米(公里)、厘米都是常用单位。故选 C。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测量认真,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误差可以避免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消除误差
解析:A.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故A正确;
B.误差只可以减小,不能避免。故B错误;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等方法可减小测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正确。
故选A。
课堂小结
1.我们学习了利用刻度尺和量筒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2.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和读数;
3.再次强调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重复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第1、2、3小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一、长度(L)及其测量
1.单位及换算:课本P26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最小刻度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课本P27
3.误差:课本P27
(1)误差概念。
(2)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及解决办法: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二、体积(V)及其测量:
1.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2.单位及换算:课本P28
1 m3 = 1000 dm3 = 106 cm3
3.体积的测量方法:课本P28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包括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单位以及测量方法,其中长度测量的方法是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从课本的编写体系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节是靠学生的动手,在自己的动手中获取知识,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活动中,然后进行相应的讲解或是测试。故在教学设计时主要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来解决长度测量的方法问题。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有小学数学课知识做基础,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完成预习题,初步掌握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体积的单位换算及其测量等基础知识,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难点突破,强调估读、读数据时必须带单位等,引导学生明确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