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初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0年9月,我国科考队员在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找到两种稀有植物——花斑烟杆藓和耳坠苔。下列关于这两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比较矮小 B.有根、茎、叶的分化
C.叶中没有叶脉 D.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主要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靠假根固定植物体
B.苔藓植物的茎和叶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因此长得特别矮小
C.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且根、茎、叶内都有输导组织
D.卷柏、贯众、苏铁、云杉都长的比较高大,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木材
3.如图是洋葱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 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C.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D.胚乳中的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
4.备受人们欢迎的有机蔬菜在栽培过程中施有机肥,主要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 )
A.水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氧气
5.下图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切皮部中的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苍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7~8月,果期9~10月,在瘦果成熟时变坚硬,外面具有钩状的刺,刺极细而且直,下列关于花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苍耳从开花到结果,要经过传粉和受精 B.花耳是一种裸子植物
C.苍耳体内有比较发达的输导组织 D.苍耳可以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7.蒲公英是常见的野生花卉,果实上方具有冠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冠毛有助于种子传播
B.种子的传播可扩大植物分布范围
C.空气湿度增加利于增大种子传播距离
D.种子的传播可减少同种个体对资源的争夺
8.黑藻是一种沉水植物,雄花成熟后脱离植株,浮至水面后很快开花、散粉;雌花柱头上方中央处形成一球形小气泡,气泡产生向上拉力将雌花拉至水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雌花表面产生连续气泡,是黑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花粉释放的精子进入子房的胚珠中,子房可进一步发育成种子
C.水面传粉比水下传粉成功率高,因此水面的果实中种子数量较多
D.黑藻生活在水中,具有“花”这一器官,属于被子植物
9.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之一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 )
A.胚乳 B.胚芽 C.胚轴 D.胚根
10.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哪些物质,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 )
A.水分和有机物 输导组织 B.水分和无机盐 机械组织
C.水分和有机物 机械组织 D.水分和无机盐 输导组织
11.人们食用的甘薯块根俗称“地瓜”,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 )
A.甘薯的根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B.甘薯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累积而成
C.甘薯的根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 D.甘薯的叶制造再山茎运输而来的
12.百合花是常见的观赏花卉,花谢后,小芳用刀切开花的雌蕊观察,推测将来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能 D.移动玻片标本
14.树林里的温度明显比周围环境低,其原因是( )
A.树林挡住了太阳光 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C.树林不能产生能量 D.植物释放出许多氧气
15.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是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的总称,以下措施利于粮食储藏的是( )
A.增加种子的含水量 B.增加环境中氧气的浓度
C.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D.适当增加环境温度
16.杂交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时,物质和能量主要的变化是( )
A.合成有机物 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 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 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17.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项目 表面积(mm2) 表皮厚度(μm)
甲型叶 292 14
乙型叶 14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孕,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18.苹果在我市种植广泛,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苹果叶片气孔分布在下表皮,泛数量约为246个/mm2。下列对苹果气孔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其气孔是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B.其气孔分布于下表皮不利于光合作用
C.其气孔分布于下表皮是为了降低水分的散失
D.将苹果叶放入70℃热水中,发现下表皮有气泡冒出,证明下表皮有气孔
19.农业生产中,土壤板结会造成作物减产,主要原因是( )
A.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D.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20.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
A.凉水 B.热水 C.碘液 D.酒精
21.为提高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适当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 ②挂果时多喷农药防出 ③适当多施有机肥
④经常通风 ⑤喷洒膨大剂 ⑥阴雨天增加光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22.我们培育的豆芽顶部是黄白色的,把这些豆芽放到阳光下一段时间,黄白色的顶部会变绿。该实例说明了( )
A.合成叶绿素需要光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C.植物在光下能合成淀粉 D.黄白色的豆芽缺少无机盐
23.如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B.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甲、乙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甲和乙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
24.我们烟台地区植被的主要类型是( )
A.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5.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己接近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B.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C.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50分。
26.(8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下图图一中的甲、乙为两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图二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进行分类,并根据其进化顺序绘制的植物进化树,A-E分别表示五大类植物,请你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把图一中的甲和乙分别放在图二中的__________(填图二中的字母),完善图二进化树。
(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能够产生氧气,满足生物的呼吸作用,大气中的氧气大部分是山图二中的[ ]__________提供的。
(3)某同学在校园阴湿的墙角处发现一处踩上去松软、摸上去毛茸茸的“绿毯”,它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填植物名称),要看清其结构特点,观察工具可选择__________。
(4)成熟的植物甲的植株顶端生有结构1,该结构类似于乙植物叶片背面的__________。乙比甲长得高大、结构也复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图二中的A和C统称为__________植物,区别A、C两类植物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27.(9分)草莓山于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被誉为“水果皇后”。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1)草莓花有白色、浅粉色等多种花色,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据此推测草莓花可通过___________协助传粉。草莓的花序中含有多个雌蕊,传粉时花粉落到图1雌蕊的[ ]__________上。
(2)草莓可食用的整个红色部分叫作假果,是山花托发育而成的。草莓上的小黑点应该是草莓的__________,它是山图1中的[ ]__________发育而成。
(3)草莓的生长发育需要含氮的无机盐。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不同氮肥施加量对大棚中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结果如图2所示。
①草莓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区吸收含氮无机盐,该营养成分在草莓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
②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是判断草莓品质的重要指标,从合成的角度来看,草莓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__________《填植物的某种器官》合成的:从运输的角度来看,草莓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山__________运输的。
③山图2实验结果可知,氮肥施加量为__________kg/hm2时,草莓的品质最高。
28.(8分)以下是我们在初中生物学中做过的几个实验,请回忆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1装置放置一夜后,装有萌发的种子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该生理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2)把煮熟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玻璃瓶进行试验,从图2的实验现象来看,甲瓶装有的应该是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
(3)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图3中A处应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__。两个装置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套在有叶片枝条的塑料袋上会出现____________,则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9.(8分)生物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常见的植物牵牛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请熟悉探究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将两盆牵牛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装置(图),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将这组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取A、B叶片进行处理(如下图)。先把两片叶在水中煮沸,然后取出放入乙,乙装置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经乙装置处理后,将叶片放入丙装置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推测丁装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护植被,从我做起”。绿色植物能固碳,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你应该如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我市部分街镇建成了多个蓝莓生产基地,通过开展休闲采摘带动观光旅游,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图一表示蓝莓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甲、乙表示细胞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二表示光照强度与蓝莓光合速率的关系。
(1)图一中甲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绿色植物通过该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
(2)图二中曲线AC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的增强而____________;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C点以后,若要提高大棚内蓝莓的光合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图三是科研人员测定的透明密闭蓝莓大棚内24小时氧气(O2)浓度的变化情况。其中B、C两点表示蓝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请据图分析该蓝莓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31.(8分)小明学习了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后,想自己动手实验验证相关的结论,于是利用家里的材料(金鱼藻)和用具设计了下图两组实验装置,请你分析小明的实验设计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研究了植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某种生理作用)。
(2)图一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对收集到的气体用什么方法检验?
(3)图二装置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你推测收集瓶中装的种子提前进行了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图二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着不足之处,请你指出其不足之处____________。
(4)图一实验能够验证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通过图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
初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C D B C B A D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A B D D C A D D A
二、非选择题: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
(1)B、D(缺、漏、顺序颠倒均不得分)
(2)[E]藻类植物
(3)[甲]葫芦藓 放大镜
(4)孢子囊 乙的根茎叶中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5)种子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27.(9分)
(1)昆虫 [①]柱头
(2)果实 [③]子房
(3)①成熟 蒸腾作用
②叶 筛管 ③200
28.(8分)
(1)升高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可产生(释放)能量(热量) 线粒体
(2)萌发的种子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可消耗氧气
(3)油滴 大量水珠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9.(8分)
(1)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二氧化碳
(2)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漂洗去叶片上的酒精 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2分)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等(从保护植被方面回答都可得分)
30.(9分)
(1)叶绿体 碳—氧平衡
(2)增强 光照强度 适当提高温度、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答出一点即可)
(3)等于 没有积累有机物(1分),因为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含量比实验前低(1分),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1分)
31.(8分)
(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光 伸入即将熄灭的木条(或卫生香),看能否复燃
(3)将干种子进行浸泡处理 缺少对照组
(4)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氧气 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