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生物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生物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4 19: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六年级
生物监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需要使用的材料用具是
A.放大镜 B.酒精灯 C.温度计 D.生理盐水
2.干旱时,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难以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
A.水分 B.空气 C.无机盐 D.适宜温度
3.李乘将采集到的植物分类:玉米、樱桃、侧柏归为一类,将地钱、卷柏、葫芦藓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水生和陆生 B.有无根 C.有无种子 D.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4.幼苗带着子叶一起出土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时哪一部分伸长?
A.子叶 B.胚轴 C.胚根 D.胚芽
5.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但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这是因为
A.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生长 B.根冠细胞不断进行分裂
C.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分裂 D.根冠细胞不断进行生长
6.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学生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预测3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
A.25℃、干燥 B.0℃、水适量
C.25℃、水适量 D.25℃、浸没在水中
7.下列实验中与其它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观察花的结构 B.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D.证明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8.“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原因是庞大的树冠不仅可以遮阳还可以进行
A.分解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合成作用
9.梨花盛开时,阴雨连绵的天气会使梨树减产,最可能的原因是阴雨天影响了梨树的
A.传粉过程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10.在下列曲线图中,能够合理表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乳(实线)与胚(虚线)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是
A. B.
C. D.
11.500克黄豆制成2500克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A.增多 B.减少 C.不增也不减 D.先增后减
12.张明给家里的辣椒进行移栽,不小心把根弄断了,只把茎叶部分栽到土壤里,第二天,他
发现移栽的辣椒苗枯萎了。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根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没有根无法吸收水分
C.没有根无法蒸腾水分 D.叶片制造的营养无法运输到根
13.兴趣小组同学将刚摘下的苹果叶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多。针对此现象,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不适合实验探究的是
A.下表皮的气泡多是因为气孔多吗? B.叶片排出的气体是氧气吗?
C.为什么苹果叶的下表皮气孔多? D.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吗?
14.爷爷家养的山羊把门口的樱桃树皮啃了一圈(环状),结果樱桃树死亡了。分析樱桃树死亡的原因,排序正确的是
①樱桃树无法吸收水分;②叶片枯黄;③根部死亡;④养分无法运输到根部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15.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述的植物类群可能是
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被子植物
16.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五年后,树苗长成了76.8千克的柳树。下列关于柳树植株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 B.新的枝条是由枝芽(叶芽)发育成的
C.柳树的茎逐年加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 D.柳树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土壤
17.关于木本植物茎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树皮容易从形成层处剥离
B.形成层细胞分裂时向外形成木质部,向内形成韧皮部
C.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最坚硬的部分是木质部
D.年轮的形成主要是温度影响了形成层细胞的分裂
18.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应该采用图中的哪一个装置
A. B.
C. D.
19.下列措施不利于提高大棚蔬菜、瓜果产量的是( )
A.保持昼夜温度恒定 B.瓜类和豆类轮作
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20.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①蒸腾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术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植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下列对绿色植物价值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B.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C.维持大气中的碳-氧气平衡 D.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22.图示番茄一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⑤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B.过程②→③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C.⑤→①不需要光合和呼吸作用 D.所示④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23.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春雨贵如油”—-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需要水分
B.“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活需要吸收有机物
C.“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让营养物质更多运向根,让根吸收更多水
D.“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光照长,瓜和豆光合作用旺盛
24.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A.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25.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番茄产量都不理想。右图是种植密度与番茄制造或消耗有机物的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有机物积累得最多。
A.m1 B.m2 C.m3 D.m4
二、非选择题(共6个小题,总分50分)
26.(9分)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小组同学采集到了几种植物,对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回答:
(1)A植物的叶片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苔花如米小”说的是孢朔,推测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
(2)C植物有了__________的分化,并且有了__________运输水分,长得高大一些。
(3)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与它同属于一类的还有__________(举两例)等。
(4)A、C、D三种植物靠产生__________繁殖后代,它们的生殖都摆脱不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5)图中最能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是__________,它与E归为一类是依据__________。
27.(6分)子叶是否完整对幼苗的长势有影响吗?伍岳设计了探究实验:选取相同的绿豆种子40粒,清水浸泡10小时,平均分成4组。对每组种子的子叶进行不同处理后,播种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0天,测量植株的高度,每组取平均值,具体如下表。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子叶处理情况 完整 切除 切除 切除
植株高度(cm) 17.98 16.58 12.54 10.59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
(2)四组种子提供的相同且适宜的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实验中每组选择10粒种子且试验结束后取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乙、丙和丁三组都有种子没有长成幼苗的现象,原因是种子腐烂了。给农业生产的建议是____________。
28.(8分)生物兴趣小组在湖中采集到一种水生植物,其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花单性,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过检索得知,此为黑藻。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____________植物,推断依据是____________。将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____________。
(2)将黑藻放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你如何检测?____________。
(3)晚上,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黑藻在一天中_______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图2中G点时二氧化碳的含量比A点低,这说明了____________。
29.(10分)“稷稻梁,农夫之庆。”《诗经·小雅》。稻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至少有4000年之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毕生追求“禾下乘凉梦”,期待超级杂交稻比高梁还高,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1)水稻花开之后,图一的[ ]____________中会产生大量的花粉,花粉多而轻,雌蕊柱头有分叉,推测其传粉的媒介主要是____________;受精作用在[ ]____________处完成,之后该结构就会发育成沉甸甸的____________;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图二中的[ ]_____________。
(2)农民栽种水稻之前,先要晒种2-3天。然后放在盐水中选种(图三),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_____(上浮/下沉)的种子,理由是____________。播种前还要用清水浸种1-2天,原因是____________。
(3)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培育除了耐盐碱的海水稻,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海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图四表示海水稻和普通稻种子的萌发情况,推测____________(甲/乙)曲线代表的是海水稻。乙稻种子发芽率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0.(9分)取同一植株带有不同叶片数量的三个枝条,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盛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在每个锥形瓶中滴加油滴(图一)。将三个装置放在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图二是该植物叶表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图三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该植物叶横切面。请分析回答:
(1)图一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茎中的____________;而有机物是靠韧皮部的____________运输的。
(2)图一实验在数小时后,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连接)。说明____________。
(3)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图三的[ ]____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当图二中的[ ]____________吸水胀大时,2的状态是____________。
31.(8分)粮食安则天下安。从古至今,智慧的中国人民开发出各种储存粮食的方法。
(1)我国古代的粮食储存技术令人惊叹。河南洛阳考古发现的隋唐粮仓一含嘉仓中的种子,历经1300多年仍能发芽。
①在建造含嘉仓时,人们深挖地窖,用火烘干窑壁,然后取多种吸湿性好的材料建造窑壁。这样的环境可为种子的储存提供低温、____________的条件,____________种子的萌发,使种子储存时间____________。
②人们在粮窖顶部覆盖的封土上种树苗,通过树苗生长状况监测粮窖内种子是否萌发。这是因为粮窖中的种子如果萌发,则萌发的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作用释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_,使封土的温度大幅升高,导致树苗生长受到影响而枯黄。
(2)现代粮仓建在地面上,通过优化通风透气等条件,来延长粮食的储存时间
①右图为通风对粮仓内温度与水分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通风时间延长,粮仓内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水分在第____________天降到最低,从而延长粮食的储存时间。
②科研人员还检测了不同通风方式的降温效果,如下图所示。
通风方式 上行式通风 下行式通风
起始温度 24 24
通风1天时温度(℃) 20.1 21.5
通风2天时温度(℃) 15.9 16.8
通风3天时温度(℃) 13.1 14.1
粮仓内的通风应该选择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