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课时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课时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8: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第二课时
1.如图所示,四个相似的计时器,能成功记录下短跑时间的是(  )
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 C.只有乙和丙 D.只有乙和丁
2.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欲采取以下做法:①利用停表直接测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②利用停表测出1min内脉搏跳动次数,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③利用停表测出脉搏跳动10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则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5℃
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时2s
C.教室的门高为2m
D.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4s
4.小明的脉搏在正常情况每分钟跳动75次,为了测小王跑50m用的时间,用小明脉搏的跳动次数来估算,经测量,小王跑完50m时,小明的脉搏跳动了10次,则小王跑50m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A.10s B.8s C.5s D.7.5s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6.要准确地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条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一条没有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细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细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曲线的长度
B.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A
C.用平直的刻度尺直接测量
D.用弹性很小的软棉线跟曲线完全重合,拉直后测出软棉线的长度
7.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约为1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跑步时跑一米所用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8.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它不能避免
B.读数时多估读几位,可以减小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9.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单位还有小时(符号是    )、分(符号是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h=   min=   s。
10.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   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里常用   测量时间。
11.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1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8×109nm=   m;
(2)0.4h=    min;
(3)45km/h=   m/s。
13.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   cm,则金属丝的直径d=L/n。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   次测量误差较小。
14.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秒针转动一周的时间是    s,停表的读数是   s
15.如图,采用绕线法测得铜丝的直径d=   cm;
16.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cm,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17.图中,纽扣的直径是   。
18.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测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L.
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①   ;
②   ;
③   。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D
6.A
7.D
8.D
9.秒;s;h;min;60;3600
10.刻度尺;钟表;停表
11.测量值与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2.(1)8;(2)24;(3)2.5。
13 .5.10;二
14.30;190.0。
15.0.3。
16.2.36;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7.1.55cm。
18.(1)因为封面与内页厚度不同,所以不能将封面和内页叠在一起测量;(2)用累积法测量的纸的页数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选用页数太少,不便测量;(3)把页数与张数混肴了,一张纸应是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