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暑托作业16(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科学暑托作业16(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25 09:1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科学暑假作业16
(光)
一、选择题
1.阳春四月,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
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 )
A.红杜鹃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杜鹃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杜鹃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2.[2023·金华]某些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下列各图中
光学现象的原理与玻璃幕墙发生镜面反射的原理相同的是(  )
A.林中光束 B.拱桥倒影 C.水中铅笔 D.人手影子
3.科学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未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4.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5.[2023·杭州]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
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关于“看不见”和“又看见了”
两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没有反射光
②“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
③“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反射到达眼睛
④“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如图所示,有一人甲从平直的桥面沿直线从A处走向B处的过程中,在岸边C处的乙可清晰看到平静水面上甲的倒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在桥面上竖直向上跳起来,甲的倒影大小不变
B.甲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甲是运动的
C.当甲刚过B点后,乙就无法再看到他的倒影
D.甲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7.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8题图)
8.[203·舟山]将平行光射向某一个光学元件,光路如图所示。该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反光镜
9.[2023·温州]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
在水中燃烧”(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
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3·绍兴]小敏透过水杯看见《科学作业本》上的“科”字呈如图所示的放大效果。
下列选项中与其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
A.通过a、b的直线上 B.通过a、b像的直线上
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12.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池底某点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
着一支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
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4.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D.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15.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
维码时(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D.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
16.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
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成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
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杭州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
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
时候。
17.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 阳
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________后,传导到漫射器,光
经过它的________(填“漫反射”或“折射”)传播到车库的各个方向,漫射
器应该用________(填“凹凸不平”或“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
18.身高1.6m的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m。
若有一块玻璃砖厚薄不等,在其背面a涂上反射膜作为反射面,如图所
示。玻璃砖b面的前方有一个发光点S,经玻璃砖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能
返回到光源S,这是因为光路具有________。
19.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
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则αB αC。
20.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
中沿 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 。(填“镜面前”“镜面上”
或“镜面后”)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
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
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
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
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记录数据如表。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
22.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________(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
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
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
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________。
23.小明某次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和光屏的中心的高度,使它们位于 。
(2)如图甲所示,当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
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
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3)小明继续探究“视力的矫正”,它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
;如图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
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光
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
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24.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镜头的工作原理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2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①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逐渐向上移动,则需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
“上”或“下”)。
③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
是 (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凹”
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2)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
(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
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①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__镜,是 透镜。
②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________(填结构编号)。
26.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
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捕捉移动位置
的不同画面.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
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
光标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一束光与鼠标垫的夹角为300,其反射角为 。光照射在
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距鼠标垫7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mm,则
在光学感应器上成 (填“倒立”或“正立”)、 (填“放大”或
“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这和 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
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 (填“上”或“下”)方,而且所成的像 (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A 7.B 8.B 9.C 10.C 11.B 12.D 13.B 14.D 15.B
二、填空题
16.太阳 夏至
17.反射 折射 凹凸不平
18.1.6 可逆性
19.浅 =
20.直线 镜面后
三、实验探究题
21.(1)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 (2)像距等于物距
(3)能,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22.(1)底面BC (2)会聚 (3)光的色散或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3.(1)同一高度 (2)Ⅱ 缩小 (3) 视网膜 靠近 变小
四、解答题
24.照相机 远离
25.(1)左 倒立 缩小 下 近 凹 (2)物 凸 ②
26.(1) 600 漫反射.(2) 倒立;缩小;实;照相机.(3)下 变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