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你今年几岁了?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你今年几岁了》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等知识的基础上,首次接触有关方程方面的知识,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用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学生体会数学价值观、增强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
《你今年几岁了》提取于学生的切身体会,其中渗透了数学结构模式思想和归纳、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本节内容计划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设计了切合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归纳总结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体会到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我现将第一课时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对方程定义的探索,了解方程的相关特点;
②初步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方程含义的教学,教会学生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3)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数学问题的严密性。3、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方程的相关概念,理解学习方程的好处,能够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决它;(2)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为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将采取“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以实际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强调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抽象、渗透数学建摸思想。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具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整个数学活动生动活波、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有色彩、有动感的画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创设情境 三、教学过程我来猜猜你的年龄!小游戏 把你的年龄乘2减5的得数告诉我,看我猜的对不对。为什么猜的这么准?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探索活动情景1 等量关系为:
树苗开始高度+长高高度=树苗将达到的高度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如果设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 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情景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01年3 月28日新华社公布)
截至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为3 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城阳区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8000元,比去年增长11%,你知道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元吗?是……情景3情景4 青岛颐中体育场足球场的周长为346米,长和宽之差为37米,这个足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点?2[ +( +37)]=34640+15 =1002[ +( -37)]=346 2X -5=21 (1+11%) = 10000随堂练习:
1、下列四个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2-1=0 B.x+y=1
C.12-7=5 D.3x+1=0
(2)、如果2x3a-2+1=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1)在一卷公元前1600左右下来的埃及草卷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你能出问题中的“它”吗?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2)两队开展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比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4、请根据方程2X+3=21,自己设计一个实际背景,并编写一道应用题。名题欣赏:《代数之父—丢番图的年龄》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业
习题5.1:第1题; 问题解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