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16课 《赤壁赋》《登泰山记》群文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16课 《赤壁赋》《登泰山记》群文阅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5 05: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6课 《赤壁赋》《登泰山记》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阅读,理解并体会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景物的特点,感受写景文字之美。
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投射的独特情感和审美体验,感悟文人突破自身精神困境的途径。
通过撰写宣传脚本等形式感受作品独特的人文之美,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体会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景物的特点,感受写景文字之美。
2.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投射的独特情感和审美体验,感悟文人突破自身精神困境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
(一)写导游词,推介最动人的一处风景,与君共赏。
要求:1.图(可手绘)文并茂,推介内容要求语言优美,嵌入文本内容并配乐朗诵。2.导游词写作提示:①称呼得体,导游自我介绍,介绍行程及目的地。②突出景观特色,可从景物选取、形色声态、氛围意境等角度多方面考虑,层次分明。③语言生动形象,叙述表达清晰、有条理,150字左右。
结合文本内容和后面的拓展阅读材料,思考:1.苏轼、姚鼐遇到的“精神困境”是什么?2.他们是如何走出这种“精神上”的困境的?(不少于 200字)
总结拓展读写结合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当你再次登临前人游览过的自然山水时,当你触及到灵魂深层的哲思体悟时,请融入自己的人生思考和审美追求,让自然景物滋养我们的灵魂。 我们的团队拟拍摄本次研学内容的视频宣传短片,请你创作不少于 300字的宣传脚本,来展示交流。
尺素千年遥寄情思我们的研学活动推介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人文的情怀,丰盈博大的心灵,寄托千载情思。(以下任务二选一)1.结合文本为赤壁和泰山各拟写一副对联,以志此行,并作为留念。(1)仿写上联:清风万顷托遗响下联:上联:下联:顶风冒雪登高极目舒精神(2)原创写作指导: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③平仄相合,仄起平收。④内容相关。2.给苏轼或姚鼐写一张明信片,同位互赠,为我们此次推介交流留念。
【《赤壁赋》配套阅读】
文体知识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律,可以咏物写志抒情。其特点是“铺采摛 chī文(以四、六字句为主,声律和谐,讲究藻饰和用典),体物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主客问客”的方式阐述观点。有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之后出现的一种文体。它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较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本篇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特点:押韵、排比、对仗、主客问答。
知人论世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其散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此外,在书法、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背景资料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御史李定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苏轼因此被捕入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 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四)助读资料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客一体。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
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但这种意蕴都不是借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述,而是诉之于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触,因此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江上想起曹操的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兵下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千古风流人物”不免“浪淘尽”,空留山川遗迹的感慨,转而抱恨于人生须臾,江山无穷,登仙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顺手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感情,包括人生苦闷和物我参透,当然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客”其实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主客是苏轼自身儒道思想的外化。(《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何满子)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他真的害怕了吗 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坛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 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 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登泰山记》配套阅读】
文体知识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知人论世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后人称他为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四库全书》开馆,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他们对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主张古文“清正雅洁”。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辞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
背景资料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双亲、以病辞官还乡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助读资料①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总纂官为政坛文坛双宿将纪晓岚。②乾隆三十九年,《四库全书》完成,姚鼐“以病羸”“养双亲”为由上书致仕,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之以高官厚禄,均被坚辞。后姚鼐补述辞官原因:“被疾还江南”“余病归”“鼐以疾归”“鼐以疾还”“鼐以病归”(《惜抱轩诗文集》)。③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除夕,登上泰山。随后游灵岩,盘桓数日,作《游灵岩记》。④乾隆四十一年,离开故乡安徽桐城,前往江苏扬州主持梅花书院。自我迷失与精神救赎姚鼐作为桐城派的一员,秉承了程朱理学的遗风。他的身上有封建正統文人在面对仕途不济时寄情山水,以求排解心中郁结的志趣。《登泰山记》创作于姚鼐辞官之后、南归前夕。记录了他与好友朱孝纯不辞辛苦,在除夕之日、大寒天气里畅游五岳泰山的所见之景。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不少的专家都对此探讨有加,或探讨意境新论,或分析桐城理论,或研讨艺术特色。姚鼐在做完人生重大抉择不久后登临泰山,心头的风云激荡竟然在文中难觅踪影,笔者将尝试在前人的基础上解锁文字背后的秘密,揭露作者暗藏在文中的真情实感。
丰满与骨感:走进姚鼐的社会之境乾隆二十八年(1763)姚鼐考取进士,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理想。近十年间,他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等,仕途上虽说是磕磕绊绊,但也算有所建树。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馆的开设,彻底改变了姚鼐的人生轨迹。这是一项浩大的校勘工程,馆职人员众多。姚鼐和戴震都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分任编纂。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不曾料想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却暗藏着一场腥风血雨的较量。“姚鼐主推宋学,以戴震为首的汉学家却试图抑制宋学的发展,甚至期望汉学能够取代宋学在清初的地位”。姚鼐则始终坚持己见,敌众我寡,最终败北。从文坛跌落下来的姚鼐,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自京师乘风雪”来登泰山的畅快心境,反衬出了姚鼐在京门糟糕的处境。曾经的理想抱负,鸿鹄之志,在他决定辞官的刹那间顷刻变成过眼云烟。姚鼐终是“以辨论汉宋之学,与时不合,遂乞病归”为由退居林下之路。
创伤与疗愈:走进姚鼐的自然之境在泰山,姚鼐像一个真正的闲云野鹤之人,放浪形骸,淡定自若地坐看云起。但是,从登山的时间安排和地点选择上看,这绝非是一次简单的出游。文中多次提及登山观日的时间:“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戊申晦,五鼓”,这恰好是除夕之日。全国上下的人民都在忙碌,姚鼐却饶有兴致地跑来登泰山观日出,此非常人所为。作者年末岁尾做出如此豪壮、惊世骇俗的决定,离不开当时的心境。站在个人征途的十字路口,他要登山,送晚日,观日出,坚定自己辞旧迎新的决心。从京师踏风雪不辞千里,风尘仆仆赶来,只为一睹初日的泰山。“乘”“历”“穿”“越”几个动词的运用,将舟车的劳顿瞬间化为旅途的享受。取道南路,“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可见登山的高险,但是作者却极具冷峻淡然,想必比起心中之忧,未来之途,脚下的拙难根本不值一提。古人登山常从东谷入,而姚鼐未曾到过,只取西谷。由于行人少至,“道中迷雾冰滑”,看不清前方的路,脚下的冰石溜滑,根本无法攀登。面对如此的困境,姚鼐迎难而上,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达顶峰所见“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极目远眺,山水如画,仿佛自身已处于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苍劲峻峭的泰山肃穆中温柔飘逸美的风韵跃然纸上,姚鼐不露痕迹地表达了登上顶峰时的欣喜之情。姚鼐详细地刻画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打破了之前的沉闷乏味,绚烂多彩的云朵,红光托日的壮景,充分表达了作者无限美的情怀,视野之开阔,心胸之博大。冷峭凝练的笔触流露出作者从容淡定的心态。这样的文气既受到方苞“雅洁”诗风的影响,又源自于山水风景的心理抚慰。“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他正是借山水自然之美来销蚀心头的深沉隐痛。泰山已然成为姚鼐的疗愈创伤的精神佳所。三、冲突与重塑:走进姚鼐的哲理之境姚鼐在学界遭受排挤,决定隐老山林,著书立说,但心中不免孤独郁闷。不愿久居樊笼又心系朝野,既想兼济天下又想独善其身。刘大櫆将姚鼐辞官的性质称为归隐。他执着地坚守个体的学术信仰,他渴望个体精神的全面释怀,但是他无法把天下的苍生丢在耳目之外,他必须要有“经世致用”的济世胸襟。正是在这样的使命感召下,他在最特别的时间登上最有人格代表性的泰山,完成人格的锤炼。姚鼐在泰山不但超越了“自我”的得与失,而且把人生郁结放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去看待,摆脱了俗尘凡事,放下了内心执念,达到了一种“超我”的境界。纵使物质清瘦,精神上却收获了盈盈硕果。
《登泰山记》赏析
先声夺人,建构雄伟阔大的壮美文章开篇不同于一般游记按部就班地记叙时间、地点和事由,而是以简洁、精准的笔触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这一段分三个层次,先写泰山高隆地上,分开汶水与济水。“西流”“东流”对举而出,两个方位名词很简洁,摹画出泰山划分河流水系的雄伟宏阔。两个“皆”字,则极尽泰山“五岳独尊”“阴阳割昏晓”的气势。紧接着写泰山之脊为古长城,一线分明,分隔历史上的齐、鲁两国,更摹画出紧贴天际的线条。最后两句着落到“最高”二字,通过前文的层层铺垫、蓄势,让日观峰成为泰山最耀眼的一点明珠,成为作者此行最重要的目的。这样,从面到线再到点,姚鼐不断调整着叙述的视角,先是全景的壮阔雄伟,再到中景的高耸天际,逐次推进,最后变为特写镜头的凌空傲视,着意显出泰山横绝天地、超世无伦的浑伟气势。写法先声夺人,匠心独运,别有深意。
运笔精简,抒发以景消忧的情致在具体描述登山过程时,姚鼐的笔触愈发精准。细细品味,姚鼐“省去”的笔墨中意蕴丰厚。首先,登泰山的日期和天气状况饶有兴味。辞官原因是“乞病归”和“以养亲去”,如果是因病而归,为何却能在风雪中登上攀登无比艰难的泰山,如果是奉养双亲,为何在除夕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佳节之日选择和友人登泰山,似有矛盾之处。其次,苦中有乐的登山历程表达了以景消忧的情感诉求。姚鼐此行非常艰难,但描述笔墨极俭省。“四十五里”山路,“七千余级”石阶,道路绵长,而一笔带过。山崖陡峭如门槛,雪后初霁山风寒,只说台阶“几不可登”。反而宕开一笔,细细叙说登山道路的分别,甚至考据天门的不同。这样写,足以见出姚鼐对此行之艰难毫不在意,一心一意只想登临巅峰的至情。登泰山的目的是什么?他在《晴雪楼记》中说:“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沈忧”,可知,姚鼐此行专为登山而来,仕途不称意,称病以归乡,心中自然有“沉忧”。何以解忧?登山远望,放开心怀,睹江山胜景,消心中块垒。泰山果然名不虚传,作者登顶后,襟怀大开。“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开阔耀目景象写出登顶时刹那的感动,“山水如画”写山下风光色彩明丽,“居雾若带”写雾气惝恍迷离的动态,连用两个比喻更体现作者内心的快意与畅达。此时的作者,不再是那个为“汉学、宋学之争”而郁郁的学者,也忘却了称病归乡的无奈,心中的隐忧与纠结顿时为这浑厚峻丽的泰山夕照图所消解、融化。
转接精巧,标注独立自由的人格第三段顺延上文以景消忧的意脉,着力状写泰山日出的壮美景象带来的心灵震撼。“戊申晦”,这个日期特别强调除夕之日,作者也许期待着日出的华彩带来慰藉。“大风扬积雪击面”,可见山顶风势劲急,“击”字从反面衬托出作者不避艰险的心愿。接着,用句式变化、色彩流动、衬托等手法针脚细密地铺陈泰山日出的磅礴浩荡。“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句描摹传神,令读者身临其境。随着时间推移,弥天满地的云气逐渐消散,可以看到云气中存在一些模模糊糊的物体;再消散一些后,发现原来是白色的像樗蒲一样的事物。时间继续推移,视野愈加清晰,原来有数十个樗蒲样的东西立在那里。此处的定语后置句传神精确地写出太阳将出时云气的流散过程。“山也”用判断句,把读者瞬间带入作者的位置,得以近距离感知到目睹云气消散、天地清朗、山峦映现后的惊喜。从“一线异色”、“五采”到“正赤如丹”,色彩的流动推动了作者观日出时情绪的逐渐高涨。太阳挣脱了黑夜的束缚,瑞彩千条,光照万方,纯粹的不染丝毫杂质的赤红色瞬间点燃了天地,太阳下方的云气映染红光,摇荡如同红波翻滚的大海。此处以云气衬托太阳,写出泰山日出独有的磅礴恢宏,意境弗与之比。透过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洋溢不住的赞颂和讴歌,也能够体察到作者忘却一切烦忧的旷达与胸怀。泰山日出,实在是人间雄伟壮阔意境的美学范本。中国古诗文中,作者游赏山水时往往会写到欣悦沉醉的情感高潮,而后会转为人生短促的低落怅叹或忧世悲人的哀悯情怀。《登泰山记》中却不然,姚鼐在意脉转化的关节处导向了对宦途世事、人生道路的冷静审视。姚鼐在《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中说:“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他认为男子胸怀广阔当如大海,此刻站在日观峰怎能还如世人一般庸碌繁琐呢?他说“自我游人间,尝恐失情性”,对精神自我的守护是姚鼐一以贯之的人生原则。综上,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姚鼐不渝地追求自由无拘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人格。在除夕日的泰山日观峰,他看透了官场沉浮、动辄得咎的步步惊心,也看穿了统治集团以名缰利锁束缚人心的伎俩。姚鼐自此获得了精神的自足与内心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