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 纲要教材单课设计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考情及内容分析】纲要教材对货币的描述并不算多。货币不仅仅是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其实也是国家实施治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的主旨不仅是梳理中外历史上货币的发行与运用的基本史实,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货币在国家治理上的意义。
【学情分析】货币看似与学生的生活接近,其实它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并不容易理解。因此,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设置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获得理性认识。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和教师出示的材料和图片,了解中外古今货币演进的历程
2.梳理各时期货币材质和发行主体的变化了解其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探究各时期货币发行的历史背景和演化轨迹,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认识中外货币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涵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国际视野、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时期货币发行的演进历程;
难点:货币发行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近年来,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数据垄断优势进行“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屡见不鲜,既侵占了消费者利益,又给反垄断部门执法带来了较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试行的数字人民币为治理大型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问题提供了新可能。——封思贤、杨靖《数字人民币防范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风险的作用机理》
Q:阅读材料,说明电子货币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还有哪些作用?
【学生任务】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分析下列材料,请说明货币的由来?
材料一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易·系辞下》
材料二 以珠玉爲上幣,以黃金爲中幣,以刀布爲下幣。——《管子·國蓄》
(2)“阅读图片”,结合教材所学,为下面货币出现时间先后排序.你认为以下哪些货币可以”伪造“?哪些人可能会伪造?如果他们伪造货币,会发生什么情况?
(3)材料三 西汉时,铜的产地有丹阳、越嶺、益州诸郡。……吴王刘濞谋反时,所据有“章山之铜”。又据《汉书 地理志》越嶺郡:“邛都,南山出铜。”邓都治今四川西昌市。
材料四 (汉文帝)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诸侯即山铸钱……后卒叛逆。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五 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Q:西汉初年实施怎样的铸币政策?后果怎样?统治者如何解决的?
(4)真题演练
(2019年全国1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5)材料六 (刘备)及拔成都,……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Q:为什么蜀汉政权要发行值百五铢?(夹钱)
(6)阅读历史纵横,铜钱铭字从重量到年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趋势?
(7)阅读教材p87,比较下面两种货币的区别,说明国民党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人民币为何能在国内国际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8)阅读教材p89-p90并结合下面材料,请你说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历了哪些货币体系?据此完成表格。
材料七 当时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欧洲普遍实行的是金银复本位制,而英国已经建立了金本位制。……一方面是英国的白银流入欧洲其他国家,欧洲的白银流入中国;另方一面是中国的黄金流入欧洲,而欧洲的黄金流入英国。这些流入英国的黄金在英国沉淀下来,形成了巨额黄金储备,由此奠定了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如果说金本位建立之前的白银外流、黄金内流对于英国来说是无意识的和痛苦的,那么建立金本位之后的白银外流与黄金内流则是制度性的、有意的,并且充满了获得财富的快乐。——郑华伟《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本课小结】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治理、国际博弈的重要手段。要能充分发挥货币的这些价值,需要我们有稳定而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共36张PPT)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01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02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目录
CONTENTS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壹
春秋战国:铜铸币样式多样(多元货币)
四大体系:布币、刀币、圜币、蚁鼻钱
布币
刀币
圜(yuan)币
蚁鼻(鬼脸)钱
任务一:为什么会产生货币——探寻货币产生缘由
结合所学,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货币?
任务一:为什么会产生货币——探寻货币产生缘由
货币: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在商品交换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
能表示一切商品价值
货币出现的根本原因
结合所学,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货币?
物物交换: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商品——商品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任务二:结合P86-88,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中国各时期的货币,概括其演变的特点
时空观念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商 铜铸币
秦 半两
早期 海贝
汉 五铢钱
唐 开元通宝
北宋 交子
元 宝钞
明清 白银
民国 法币、金圆券
新中国 人民币
图为2015年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场景。海昏侯墓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是西汉列侯“事死如事生”的典型标本,出土文物从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 其中,出土于主墓北藏阁的约200万枚铜钱,重达10余吨,都是没有使用的钱,初步估算这里埋藏的钱相当于汉代中期一年铸币的1%。
——彭志才《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铜钱的来源与性质》
春秋战国:铜铸币样式多样(多元货币)
四大体系:布币、刀币、圜币、蚁鼻钱
布币
刀币
圜(yuan)币
蚁鼻(鬼脸)钱
任务三:是什么推动货币演变——探寻货币演变动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秦青铜“半两”钱母范
材料一: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铸钱。秦半两钱重8克左右,面铸篆书“半两”二字,史称“重如其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解说词
思考:战国时期的货币形制有何特点?为何秦中央政府要向地方下发“半两”钱母范?
便于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体现中央权威,利于巩固统一和管理经济
任务三:是什么推动货币演变——探寻货币演变动因
2. 币制的统一问题
史料实证
任务三:是什么推动货币演变——探寻货币演变动因
2. 币制的材质问题
(宋代组)
材料二:由于宋代实现了中原和南方的基本统一,国民经济具有了良好的商品流通环境,交通运输畅通,便利了商品流通和交换……商业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货币流通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
材料三:北宋的四川诸路生产和贸易都相当发达。但是这个地区由于铜矿缺乏,使用沉重价值低贱的铁钱。铁钱充当货币在较大数额的贸易支付中很不方便,交子、纸币就在这一矛盾中应运而生。
——姜丽文《宋代纸币制度的源起与流变》
思考:为什么宋朝会出现纸币?
◎北宋交子
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②铜钱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
③铁钱等值低量重携带不便
宋代演变:交子等纸币为辅币,与铜币兼行
④印刷技术的进步
史料实证
明清:铜钱纸币并行并且白银货币化
从战国到元朝
贵金属金、银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明朝中期起
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任务三:是什么推动货币演变——探寻货币演变动因
明清 白银
宋以前的价值尺度是铜钱,“自元代起,中国改用白银为价值尺度,并且逐渐发展到用白银为流通手段。”明朝于1436年,“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一条鞭法规定赋税各项皆用银折纳,是白银确立本位货币地位的标志。
——杜恂诚《白银进出口与明清货币制度演变》
任务三:是什么推动货币演变——探寻货币演变动因
2. 币制的材质问题
(明代组)
材料四: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思考:分析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出现的原因?
①政府滥发纸币(宝钞)带来的缺陷;
②新航路开辟后,对外贸易促使白银大量涌入中国;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政策改革的推进(张居正“一条鞭法”);
⑤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
推动货币演变主要动因:
经济: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需要;
政治:统治者出于维系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统治需要。
史料实证
材料二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材料一 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法定货币仅限于两种,以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铜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人盗铸。圆形方孔从此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制。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货币形式逐渐统一(圆形方孔钱);铸币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任务三:是什么推动货币演变——探寻货币演变动因
3.国家因素——国家的统一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1)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2)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银元
晚清光绪银元
民国银元
(1)发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2.法币
法 币
时间: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
背景:
内容:
统一货币发行权,法币为唯一流通货币;白银国有,禁止流通;
放弃银本位,采用外汇本位制。
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
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
③1933年废两改元的币制改革为改革奠定基础
④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
评价:
积极:改变中国币制混乱的局面;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发展;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为战争大量发行法币,掠夺财富,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最终导致了国民政府的灭亡;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法币政策虽有其积极意义,但总的来说它是一次失败的改革。
(2)法币改革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
1938
=
1939
=
1943
=
1945
=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
任务四:观史明得失——探讨历史上货币发行的得与失
民国时期货币演变示意图
材料六:近代中国是一个银本位国家,货币制度落后,流通的本位币多种多样,成色不一,混乱的币值影响了经济的发展。1914年,北洋政府曾推行“废两改元”政策,但由于政局更迭无法落实。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摆脱危机实行白银政策。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发危机,这为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提供了机会。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完成货币简化工作,为法币改革奠定基础。
材料七: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是垄断钞票发行权;规定法币性质及流通事项;废除银本位制;规定法币可无限制买卖外汇。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币改革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①近代货币制度的长期落后、混乱;
③“废两改元”运动的推动;
②摆脱受美国白银政策影响产生危机;
史料实证
任务三:观史明得失——探讨历史上货币发行的得与失
材料八:在这次改革中,中国放弃银本位制,以纸币代替金银货币,国家集中发行货币,不仅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保存白银,完成货币的真正统一。法币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改革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国民政府也通过这次法币改革,可以无限制地发行不兑现的纸币,造成中国延续十几年的通货膨胀。
——以上材料摘自陈春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币改革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积极:①完成中国货币的真正统一;②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为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史料实证
消极:①成为英美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②无限制发行不兑换的纸币,加剧通货膨胀。
任务三:观史明得失——探讨历史上货币发行的得与失
结合P88历史纵横“人民币发行原则”和P89史料阅读,思考:为什么人民币能长期保持稳定?
原因:①国家政治独立,社会安定;②经济平稳发展;③综合国力的提高;④制度保障,适度的货币政策等。
从历史上货币发行的得与失获得启示:
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货币的发行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
中国货币演变历程、特点
(从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由多种币制向统一币制、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由手工铸币向机制铸币演变等)
探寻货币产生缘由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
探寻货币演变的推动因素
(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统治者维系社会稳定的统治需要)
探讨历史上货币发行的得与失
(货币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货币的发行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020全国卷Ⅲ文综 24,4分]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 )
铸铁技术的进步
商品交易的需要
审美观念的不同
国家统一的推动
课堂巩固
世界货币体系
的形成
贰
结合P89-90,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概括其演变的特点
20世纪30年代
1973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44年
1816年
以英镑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国际金本位制
以美元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6年
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世界货币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稳定的。在资本主义早期,欧洲各国的货币制度仍处于分散和混乱状态,严重影响了市场的统一和 经济活动的开展。因此当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的时候,资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立即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货币制度。当各国货币统一之后,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16世纪,意大利的米兰、 威尼斯等城市的银行一度成为欧洲的货币汇兑中心。17世纪,荷兰是 “海上马车夫” ,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强大的经济 实力使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的结算中心。
但这一时期的荷兰还没有能力建立起世界货币体系。
那么大家猜测一下,最先建立世界货币体系的会是哪个国家呢?
任务一:为什么会产生世界货币体系——探究世界货币体系因何而生
背景:工业革命开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发展;英国经济实力的强大
特点: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
作用:稳定汇率,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任务一:为什么会产生世界货币体系——探究世界货币体系因何而生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正式以法律形式确认了黄金作为 纸币发行本位的地位。不久,英国以每英镑对应7克黄金的标准发行货币,正式实行金本位制。这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拿英镑到银行兑换相应数量的黄金。自此,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来决定。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货的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后,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又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
由于它的基础不稳,已出现就遭到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于是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危机的风暴很快刮到伦敦,伦敦发生了挤兑风潮,英格兰银行应付不了黄金、外汇的兑付,就于1931年9月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现。美国虽然黄金储备较多,但也经不起连续数次的黄金挤兑风潮,而不得不于1933年3月宣布纸币停止兑现,禁止黄金输出。 ——刘思跃、肖卫国《国际金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原因:①帝国主义阶段各个国家发展不平衡,黄金集中于少数国家,流动性受到限制;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③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规则无法维持。
任务二:是什么推动世界货币体系演变——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缘何而变
任务二:是什么推动世界货币体系演变——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缘何而变
结合视频片段《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以及教材P90思考点,思考: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是如何重建的?概括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①制度: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双挂钩一固定)
②组织: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1盎司黄金=35美元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作用:稳定和促进世界贸易与战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有序化、制度化;同时有利于美国经济霸权的巩固。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结束金融混乱,促进国际贸易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1948年到1976年之间,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平均为7.8%,为战前的10倍……从大航海时代以来,大概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
——孔笑微《斯芬克斯的遗产》
任务二:是什么推动世界货币体系演变——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缘何而变
如何辩证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利弊?
年份 国际收支 黄金储备 对外流动负债
1948 8 242 77
1955 -12 217 136
1959 -38 195 194
1960 -39 178 210
1969 -61 119 417
1970 -30 111 433
1971 -220 102 642
1948至1971年期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及对外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例题: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 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两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任务二:是什么推动世界货币体系演变——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缘何而变
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并达成以浮动汇率制和黄金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 ,宣告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时代。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牙买加体系(1976—)
任务二:是什么推动世界货币体系演变——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缘何而变
思考:当今的国际货币情况反映怎样的世界形势?从19世纪初期的金本位制到当今的国际货币情况,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有哪些认识?
世界形势:世界政治多极化、世界各个新经济体崛起等。
认识: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的重要表现,也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变化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
对于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外国媒体说“亚投行是中国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谈谈你的认识。
美国目前在IMF中仍拥有最大投票权,为16.52%,在重大决策上仍然由一票否决权,发达国家在IMF中仍居于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想要什么?发展中国家其实想要在基础设施和生产性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使得本国财富能够快速积累。比如发电站、港口、桥梁等。发达国家并不愿意看到发展中国家在生产领域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渴望的是永远把发展中国家定位为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商品的供应地,资源的提供地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倾销地。
——谢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博弈——以亚投行为例》
亚投行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多边和双边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
——选择性必修1教材91页学习拓展
发展中国家整体的投票权在亚投行中达到70%以上。亚投行充分体现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话语权。
——李晴《 “亚投行”对国际金融秩序构建的国际主张与世界贡献》
亚投行已经为成员提供了近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
——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2020年7月28日)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美国主导,维护发达国家利益;
“亚投行” 合作共赢,平等协商,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性领域投资,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多极化的历程。
时间 世界主要经济力量 世界市场 时间 世界货币体系
全球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世界主要经济力量 世界市场 时间 世界货币体系
全球航路的开辟 西班牙、葡萄牙崛起 雏形初现
殖民扩张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逐步扩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初步形成 1816年-1930s 以英镑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国际金本位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德国崛起 最终形成 1944年-1973年 以美元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6年- 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牙买加体系
任务二:是什么推动世界货币体系演变——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缘何而变
小结: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认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货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证,历史的发展反复证明,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的形成,不是单一进程,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根源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因而,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世界货币体系也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演变历程:渊源——金本位体制
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发展——牙买加体系
探究世界货币体系因何而生
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缘何而变
演变特点
探寻货币产生缘由
探寻货币演变的推动因素
探讨历史上货币发行的得与失
小结: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认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