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
1.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认识其主要特点。
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第2课。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是国家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涉及的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特点及由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运行情况,是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体系里的重要环节,对今天现代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课的基本结构非常清晰,第一部分为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第二部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内容独立却又有着相同的指向:即都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国情和社会状况,其创立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有独特的特点和不可避免地缺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都是在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坚持自身优秀的传统、彼此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是完美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趋于完善,中国的社区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巨大作用。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 下》授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一些具体的史实,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学习,基本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加上现实生活中,深圳的学生都是身处社区并享受者完善的社会保障的亲身经历,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劣势:1、本课的两个部分独立性过强,相互之间的关联较少。且由于对世界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弱,尤其对西方基层社会的状况在通史学习时可能一带而过造成的认识空白,会影响到本课的学习。2、教材内容比较简略,基本概念点到为止,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并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帮助学生裂解本课内容主旨。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并参照导学案,梳理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和特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基本要素。
2、通过史料研习分析西方主要国家的社区治理出现原因、发展趋势及作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思辨及历史解释的能力。
3、通过拓展了解中国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自身经历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难点: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史料研习法、合作探究法、历史情景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材和资料,分组梳理西方主要国家不同阶段的基层治理单位及其功能、特点。
要求: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6个小组,每一小组以8人为单位,结合课本内容以及印发的相关史料,分别探讨并总结四个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组织名称及其治理概况,小组内部选举一名同学做记录,讨论时间为4分钟,讨论结束后,派代表发言,分享本小组讨论结果。
1、古希腊时期
材料一: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大会的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历史时期 基层单位 基层治理概况
古希腊 时 期 村社
2、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封建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在其领地中建立庄园,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庄园一般都采用了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土地被划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种……庄园设总管,负责庄园的收支、劳动力支配、物资保管等,当时的庄园几乎自给自足,庄园的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所生产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某个村民从领主的池塘中捉了条鱼而被处罚,他要向领主上交6倍于此的鱼;而另一个佃农则是在没经领主同意的情况下,从领主的牲畜栏中牵走了自己的羊,同样遭到处罚。
——(英)梅特兰《男爵法庭》
材料四:为了对付封建主的侵扰,保护辛苦学得的手艺免遭逃亡农奴的竞争,捍卫同行业者的共同利益,也为了垄断本行业生产和经营,避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特殊的团体——行会……行会的发展有利于不同行业之间社会分工的扩大,有利于劳动技能的传承、生产经验的积累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从而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为了确保商业贸易的独占权和其他权益,城市商人也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团体——商人公会,简称商会,商会在规范城市商品交易、防止无序的恶性竞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材料五: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片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
——课本P104图“教士解除婚姻的场景”
历史时期 基层单位 基层治理概况
西欧封 建社会 庄园和城市 ⑴在庄园, ⑵在城市, ⑶
实质:
3、资本主义早期阶段
材料五: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和本地选民负责。
——教材105页
英国 美国 法国
确立
基层组织
自治权力
特点
思考1:根据教材P105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近代时期基层治理的原因?
4、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材料六:工业革命造成数目庞大的农村人口离开了原先的社会网络,流入城镇,形成都会底层的无产阶级,陷入贫困、愚昧、脏乱、疾病、失业以及各种堕落、犯罪的生活状态,已经不是昔日的教会、慈善事业或者济贫法所能因应。
——钱永祥《自由主义如何看见“底层”》
材料七: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这一时期,各国积极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例如,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一教材P105
思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的背景,并指出社区继承了西方治理的什么传统?
材料八:1955年,联合国颁布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倡导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共同为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而努力。
材料九: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这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
——1991年英国《竞争求质量》白皮书
思考3:根据材料八、九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社区逐渐成为基层治理主要方式的原因。
材料十: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效率,各国纷纷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还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社会的有效分工。例如: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
——课本 P106 页历史纵横
思考4:根据材料十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其作用。
材料十一:根据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程度的差别,社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自治型,如美国、加拿大和德国,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基本不干预社区自治;混合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政府提供拨款,对社区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管共建;政府主导型,如新加坡,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
——教材P81问题探究
思考5:查阅相关材料,比较材料五中三种社区模式的利弊。
历史时期 基层单位 基层治理概况
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社区
总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二、阅读教材,梳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角度 欧美国家 苏联 中国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社会救济:
(2)社会保障美:
(3)福利国家:
影响
材料十二:圈地运动的发展,大量农民被逐出土地,丧失生计,农民在丧失土地的同时也丧失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大量农民流入城市,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在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根据济贫法规定:治安法官有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人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一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
思考6:结合材料指出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的背景、济贫特点、影响?
材料十三: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保险法》规定工人生病时,医疗费用有雇主和工人承担,比列为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它用社会保险立法的形式,建立起强制性的由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生活风险保障的制度,并为其他国家起了示范作用,后颁布《意外伤害保险》、《伤残老年保险法》等。通过颁布法令并强制实施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标志着德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思考7:为什么把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材料十四:瑞典最具代表性。1946年,瑞典议会通过基本退休金法案,规定凡67岁(后改为65岁)以上公民均可按月领取退休金,数额为退休前15个最高收入年份平均数的60%……全民医保开始于1955年,内容主要有医药保证和病休津贴、婴孩、病孩家长津贴等……高等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并提供奖学金和学生贷款(无息)……此外,国家还兴办养老院、提供家庭服务等各项社会服务。瑞典的福利国家政策比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系统完备,福利水平高,受益面广,社会效果显著,被称之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考8:西方的社会保障的特点?
材料十五:随着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推行,瑞典国家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从 70 年代起不断困扰国家经济发展。首先是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政负担,引起巨额财政赤字,刺激了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其次是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降低,导致产品竞争能力下降,出现经济结构危机,失业率上升;再则是沉重的税务负担,企业、个人和社会都不堪担负,造成企业后劲不足,设备改造更新缓慢,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影响整个国家生产水平,也使国民收入增长滞缓。这些问题被称为“瑞典病”,久治难愈。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社
思考9:分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共26张PPT)
第 18 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目录
CONTENTS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01
02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01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主要机构:村社
(2)特点:村社实行自治。
(3)表现: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1、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
史料 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摘编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思考: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主要机构是什么,有何特点?
(1)庄园
①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②职能: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史料 “庄园是地方事务的管理者,是地方法规的制定者,是地方案件的审判者。从范围来看,真可谓事无巨细在它的视野之内,一些法庭不仅能够处理邻里吵架、小偷小摸、乱倒垃圾、财物丢失、债务纠纷、土地的转让继承等极为具体琐碎的事情,而且也能处理审判诸如杀人放火、盗窃之类的重大案件。
——齐世荣主编《西欧封建社会》
思考:根据史料说明中世纪基层治理的第一种主要方式是什么?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行会、商会
①组成: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②职能: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史料 巴黎商人行会的会长拥有广泛的权力,他的司法审判权不但及于商会成员,而且及于全体巴黎市民,他负责城防建设,监督道路桥梁的修筑,主持城市警务及粮食供应,并征收赋税,可见他的政治作用之大。
——齐世荣主编《西欧封建社会》
根据史料,说明中世纪基层治理的第二种主要方式是什么?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史料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右图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的场景。
根据史料,说明中世纪基层治理的第三种主要方式是什么?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制度;基督教垄断思想。
城 市
庄 园
教 会
基层单位:庄园
管理者:
庄园主或管家
职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审判
基层单位:行会与商会
背景: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经过与国王领主的斗争(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的自治权。
管理者:行会与商会的上层分子
职责:把持城市政权;行驶城市治理
主要手段列举
基督教伦理教化
教区制度(地区教会)
主持婚丧嫁娶等生活仪式。
兴办慈善机构及医院。
兴办学校,保存文化。
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
小结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建国后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
英国
法国
美国
建立:法国大革命后形成
基层单位:自治市镇
自治权力:市长和市议会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基层单位:自治市镇
确立:继承地方自治传统基础上,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自治权力: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自主开支;接受选民监督。
基层单位:乡镇
自治权力: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自治传统浓厚
中央集权影响大
3、近代西方的基层治理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出现
①背景:
A、工业革命扩展;
B、城市自治权扩大;
C、城市人口激增,社会问题不断增多;D、传统的社会救济遇到瓶颈。
②措施: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失业
贫困
养老
环境污染
4、社区组织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二战后,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①原因:
A、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理方式变革;
B、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C、民主政治的发展;
D、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增多。
②职能:
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③影响:
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生活服务
卫生保健
休闲娱乐
反映民意
4、社区组织
(1)形成历程:
①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A、工业革命扩展;
B、城市自治权扩大;
C、城市人口激增,社会问题不断增多;D、传统的社会救济遇到瓶颈。
社区活动
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社区图书馆
社区游乐园
社区医院
休闲娱乐
教育
生活服务
卫生保健
反映民意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4、工业革命→二战后:社区
②二战后,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A、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理方式变革;B、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C、民主政治的发展;
D、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增多。
③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越来越多地提供公共服务,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功能:
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
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
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5、西方基层治理的特点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02
1、西方社会救济保障的起源——中世纪时期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一: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 110 座养育院和 2000 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 9 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的 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二: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庄园对贫困佃农的救济,包括为寡妇和幼子谋生,对孤儿提供监护和救助。另社会举办的慈善活动,其善款多用来修建医院,修缮道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此外也会为穷人提供食物,帮助少女完婚或进入宗教,帮助儿童上学或学工。英国王室、贵族和富商也经常通过宴会、酒会的形式来资助贫民,帮助其维持生计。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有哪几类社会救助机构?
教会救助、行会救助、封建庄园救助
材料: 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
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停止了。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助有什么特特点?
救济的随意性;应急性的补救
欧洲国家
19世纪80年代
1935年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此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酝酿和
基础阶段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战后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建立和健全阶段
2、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1)过程
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保险费用由雇主负担2/3,工人承担1/3。之后俾斯麦又提出疾病保险法案、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案。这三大社会保险法随后在议会通过并颁布,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建立。
---摘编自《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及其特点》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法案规定了老年人保障,失业保障和未成年儿童的保障。老年人保障对年满65岁的老年人给予每日发放一定款项的救济金。法案规定对16岁以下无依靠的受抚养儿童,残疾儿童,和对盲人进行救济。法案还规定雇员应缴纳所得的一定比例的就业税,从发放工资中扣除,雇主应付定比例的货物税。
----摘编自黄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缓和了社会矛盾
扩大了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消极
积极
特点:①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收入多。
助长懒惰行为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影响
2、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在性质上
从过去的分散、零星项目转向现代社会全面、系统的保障。
从传统社会中的贫民转向全体雇佣劳动者,再转向全体国民,实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保障。
不仅要求多方出资,而且实现了由国家出面强制执行。
从传统社会济贫的恩赐性质转变为现代社会中的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保障项目上
在社会保障对象上
在资金筹集方式上
拓展提升
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特点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初形成,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保险法。
渐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覆盖,让亿万人享有基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更公平,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
建立起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原因:
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国的有益经验;
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基层治理
社会保障
古希腊村社
中世纪:庄园、城市、教会
近代:市镇自治
现代:社区
社会救济:英《济贫法》
社会保险:德《疾病保险法》
社会保障:美《社会保障法》
福利国家: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
课堂检测
1.有学者说,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趋于激化、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这一产物是指
A.第三产业的发展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凯恩斯主义理论 D.“新经济”发展潮流
2.“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大化改新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庄园制 D.伊凡四世改革
B
B
3.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B.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
C.消除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D.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4.“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影响甚大的社会现象,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重大改良。这一政策
A.消除了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B.有利于调动民众工作积极性
C.调整利益分配稳定社会秩序 D.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
C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当时,西欧各国致力于
A.调整产业结构 B.发展社会主义
C.建立福利国家 D.实施计划经济
6.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以往翻了一番还多,导致税收和政府支出大幅度上扬的局面。这种情况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批评,被认为对经济增长构成阻碍。这表明
A.高福利需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来支撑 B.福利制度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C.过度的福利开支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D.福利国家建设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
C
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人深渊。”这里的“安全网”的作用有
①缩小了贫富差距②使低收人者受惠多③发展混合经济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1601年,英国制定《济贫法》;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1949年,英国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13.5%,1997年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