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曹冲称象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学习运用“……,再……,然后……”写句子。
审美创造: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难点: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学习运用“……,再……,然后……”写句子。
教学过程:
回顾复习:
课件出示:
柱子 到底 一杆 称象 七岁 站立 出来 船身 果然 一同 一边 秤杆 力气 石头
地方 做一做
开火车读、比赛读。
带着下面的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曹冲为什么称象?
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曹冲称象的结果怎样?
指名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习任务一:课文赏析
课件出示:
1.师: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人们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填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2.师:曹冲为什么称象?
生1:曹操想知道这头象的重量。
生2:官员们称象的办法曹操都不满意。
:3.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让曹操这么不满意呢?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
你认为官员提到的砍大树造大秤称大象的办法可行吗?
预设:根本不可行,因为大象太重了,人们没有那么大力气提起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同意)所以曹操听了“直摇头”,你能给“直摇头”这个词换个说法吗?(一个劲儿地摇头)
4.曹冲是怎么称象的?自读第4自然段,把称象的过程按顺序标上序号。
(1)第一步:赶象上船, 在船舷下沉处画线。
(2)第二步: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3)第三步:装到船下沉到画线处为止。
(4)第四步:称出船上的石头的重量,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叙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整个过程。
5.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吗?结果如何?
比较官员们和曹冲称象的办法,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预设1 :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
预设2 :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交换,让大象丝毫无损。
6.从称象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称象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大胆表达的孩子。(板书:爱动脑筋 善于观察 大胆表达)
7.曹冲称象的事对你有何启示?
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动词,从而使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给出的句式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任务三:拓展延伸
1.师: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才”字,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更加突出了他的聪明伶俐。
2.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到底”,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表示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难度很大。
3.拓展阅读:课件出示
大象
大象大象,鼻子长长。
用它吸水,用它抓糖。
会做游戏,能抓痒痒。
大象大象,鼻子长长。
我们唱歌,它打拍子。
我们集合,它摇铃铛。
4.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1.姐姐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2.我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二、练习加标点符号。
(1)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2)曹冲站出来说:“ 我有办法。”
(3)他大声喊,:”快回来!”
评价:
①熟练朗读课文。 ②课堂专注度高。
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 (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 完成本课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
第2课时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单元主题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课文赏析
学习任务三:检测评价
学习任务二:拓展总结
新知导入
开火车读词语
柱子 到底 一杆 称象 七岁 站立 出来
船身 果然 一同 一边 秤杆 力气 石头
地方 做一做
新知导入
带着下面的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曹冲为什么称象?
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曹冲称象的结果怎样?
在文中找答案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一
课文赏析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人们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请同学们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大象_ ,
身子像 _,
腿像 。
又高又大
一堵墙
四根柱子
新知讲解
曹冲为什么称象?
官员们称象的办法曹操都不满意。
曹操想知道这头象的重量。
新知讲解
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让曹操这么不满意呢?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
造一杆大秤
没人提得起
新知讲解
曹冲是怎么称象的?自读第4自然段,把称象的过程按顺序标上序号。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称石头的重量
新知讲解
赶象上船
新知讲解
在船舷上做记号
新知讲解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新知讲解
称石头的重量
新知讲解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称石头的重量
1
2
3
4
新知讲解
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吗?结果如何?
新知讲解
当作大秤
丝毫无损
曹冲才智过人
新知讲解
曹冲真聪明,想出了别人想不出的办法。
曹冲真了不起,因为他当时才七岁。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二
拓展总结
新知讲解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才”字,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更加突出了他的聪明伶俐。
新知讲解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到底”,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表示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难度很大。
新知讲解
拓展阅读
大 象
大象大象,鼻子长长。
用它吸水,用它抓糖。
会做游戏,能抓痒痒。
大象大象,鼻子长长。
我们唱歌,它打拍子。
我们集合,它摇铃铛。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三
检测评价
新知讲解
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1.姐姐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2.我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唱歌
跳舞
看书
写字
新知讲解
二、练习加标点符号。
(1)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2)曹冲站出来说:“ 我有办法。”
(3)他大声喊,:”快回来!”
新知讲解
评价内容 评星
☆☆☆☆☆
1.熟练朗读课文。
2.课堂专注度高。
板书设计
4 曹冲称象
造大秤
船上装石头
点了点头
官员
曹操
曹冲
直摇头
(才智过人)
作业布置
1.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
(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 完成本课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