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随堂作业
【真题试作?】 (2014·四川卷)
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和《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继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是从人物角度考查,不仅注重名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还要能够正确理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
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也有“和无寡,安无顿”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涵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75字)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争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望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渴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涵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69字)
【真题试作?】 (2012·浙江卷)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首先确定扩展的中心对象是“银杏树”,然后,把其他的几个词语糅合进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或说明性质的文字;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③注意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示例)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摇曳的银杏树在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下,枝叶凋零,如同干瘪的老妇人。(42字)
【真题试作?】 (2012·江苏卷)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此题属于记叙类语段的压缩,涉及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要抓住老园艺师话中的类比以及“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的含意表述,然后整合成答案要点。
答案:(示例)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21字)
【真题试作?】 (2008·广东卷)
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权谋权术进行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1.第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压缩题,除了寻找概括词语外,还要善于“化具体为抽象、概括”的语言转换。“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权谋权术的渲染”等句,可以转换为“猎奇心理”来概括,“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可以转换成忽视整体,或缺乏整体观念来概括等。
答案:(示例) (1)满足于感性地获取知识。(11字)
(2)满足于猎奇而忽视整体。(11字)
(3)强调回归传统而忽视创新。(12字)
【真题试作?】 (2007·广东卷)
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粤剧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字(含标点符号)。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小武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的要点是找准层次,找对关键词。其中,“起源”“发展成为”“剧种”“唱腔”“伴奏乐器”“行当”等,就是各要点的关键词语,只要把握这些关键词语,并加以恰如其分的具体说明,文段的主要内容便可压缩成功。
因为对信息段落的要点把握不准确,考生或者遗漏、或者混淆一些关键含意,造成答题不全。本题遗漏最多的信息点是“行当”,重复最多的是定义。
答案:(示例一)粤剧是吸收梆子、南戏等元素而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唱调还有细分;伴奏用二弦等乐器;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十余种。(67字)
(示例二)粤剧是以梆子、二黄为基础,融合昆曲、南音等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用二弦等乐器,行当有生旦丑末净等。(81字)
【真题试作?】 (2005·广东卷)
用不超过20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004年12月5日10时50分。随着最后一组数据核对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宣布:临床试验中,36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这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Ⅰ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SARS疫苗研究的难关已基本攻克,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也具备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高危人群的潜力。这是我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此题为要点归纳概括题,解答时先要认真分析题干要求,不要遗漏。再从文中找出相对应内容,或归纳,或概括。此题有“我国SARS灭活疫苗”“研制”“步入世界前列”三个要点。
题干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关键信息的集合体,如理解不准确,容易造成压缩的信息不完整,语句复杂或者重复。
答案:(示例)我国SARS灭活疫苗的研制步入世界前列。(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