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一章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一章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1-06 12: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谈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①有理数的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运算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确定结果的符号;二是求结果的绝对值.因此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从而确定用哪一条法则;②在加法运算中,只要有0参加,值都不变.
【例1-1】 计算:
(1)(-3)+(-9);(2)(-5)+8;
(3)(-3)+3;(4)0+(-5).
分析:(1)两个负数相加,应用法则1,符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相同的符号“-”,绝对值相加:3+9;(2)异号两数相加,应用法则2,正数8的绝对值大,所以和的符号取“+”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8减去较小的绝对值5;(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用法则2;(4)有0参加,值不变.
解:(1)(-3)+(-9)=-(|-3|+|-9|)=-12;
(2)(-5)+8=+(|8|-|-5|)=+3=3;
(3)(-3)+3=0;(4)0+(-5)=-5.
【例1-2】 计算:
(1)(-3)+(-4.5)+(-2.5)+(-8);
(2)++0+.
分析:对于同号的三个加数以上的运算,法则1同样适用.
解:(1)(-3)+(-4.5)+(-2.5)+(-8)
=-(3+4.5+2.5+8)=-18.
(2)++0+
=-=-4.
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的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
解技巧 加法运算律的运用规律 对多个有理数的和尽量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通常有以下规律遵循: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
②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的先相加;
③分母相同的数相加;
④符号相同的数相加;
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
另外,多个加数相加时,往往有多种组合方法,不一定死套法则,要仔细观察,根据题目的特点,只要能使运算简便易行即可.
【例2】 计算:
(1)(+26)+(-14)+(-16)+(+18);
(2)18.56+(-5.16)+(-1.44)+(+5.16)+(-18.56);
(3)4.1+++(-10.1)+7;
(4)+++.
分析:把相加得整数、同分母分数、互为相反数、同正或同负的数分别相结合,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解:(1)(+26)+(-14)+(-16)+(+18)
=[(+26)+(+18)]+[(-14)+(-16)]
=(+44)+(-30)=14;
(2)18.56+(-5.16)+(-1.44)+(+5.16)+(-18.56)
=[(+18.56)+(-18.56)]+[(-5.16)+(+5.16)]+(-1.44)=-1.44;
(3)4.1+++(-10.1)+7
=[4.1+(-10.1)+7]+
=1+=1;
(4)+++
=+
=+=-+=-.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用字母表示为:a-b=a+(-b).
有理数的减法,关键是把减法化成加法,再按照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和运算律计算.
(2)计算步骤:用法则进行减法运算时应注意:
①把减号变为加号(改变运算符号);
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改变性质符号);
③按照加法运算的法则进行运算.
谈重点 有理数减法的理解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两变,即“一是变加法;二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可简记为“减正变加负,减负变加正”.
【例3】 计算:(1)2-(-4);
(2)(-5)-(-8);
(3)-5;
(4)5.5-(+3.9);
(5)(-12)-(-20)-(-52);
(6)[(-5)-(+8)]-(-3).
分析: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解:(1)2-(-4)=2+(+4)=6;
(2)(-5)-(-8)=(-5)+(+8)=3;
(3)-5=+=-7;
(4)5.5-(+3.9)=5.5+(-3.9)=1.6;
(5)(-12)-(-20)-(-52)
=(-12)+(+20)+(+52)=60;
(6)[(-5)-(+8)]-(-3)
=[(-5)+(-8)]+(+3)
=-13+(+3)=-10.
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①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如:
(-11)-7+(-9)-(-6)可以转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11)+(-7)+(-9)+(+6),这样就将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统一成加法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
②在一个代数和里,通常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号可以省略,每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如:(-11)+(-7)+(-9)+(+6),省略“+”和括号后成为:-11-7-9+6.
③和式的读法:一是按这个式子的意义读作:-11,-7,-9,6四个数的和,二是按运算意义,可以读作:“负11减7减9加6”.
(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第一步: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第二步:省略加号和括号;
第三步: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
析规律 混合运算中的计算规律 在运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结合;②同分母的分数或比较容易通分的分数相结合;③带分数一般化成假分数或分成整数和分数两部分,再分别相加.
【例4】 计算:(1)(+11)--(-7)+-(-2)+;
(2)-+-;
(3)--+;
(4)-5.13+4.62+(-8.47)-(-2.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要灵活运用运算律,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一同变换.
分析: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1)让整数和分数分别相加;(2)、(3)让同分母分数相结合;(4)正数、负数分别相加.
解:(1)(+11)--(-7)+-(-2)+
=11++(+7)++(+2)+
=11-+7-+2-
=(11+7+2)+
=20-1=19;
(2)-+-
=-4+5-4-3
=+
=-8+1
=-6;
(3)--+
=+++
=+
=1+
=-;
(4)-5.13+4.62+(-8.47)-(-2.3)
=-5.13+4.62-8.47+2.3
=(-5.13-8.47)+(4.62+2.3)
=-13.6+6.92
=-6.68.
一般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
5.用字母表示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若a>0,b>0,则a+b=|a|+|b|;
若a<0,b<0,则a+b=-(|a|+|b|).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若a>0,b<0,且|a|>|b|,
则a+b=|a|-|b|;
若a>0,b<0,且|a|<|b|,
则a+b=-(|b|-|a|).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若a>0,b<0,且|a|=|b|,
则a+b=0.
任何数同0相加,结果不变.
若a=0,则a+b=b.
破疑点 加法法则的理解 两个数相加的和,与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确定,不要再习惯性地认为和一定大于加数,要分情况对待.
【例5-1】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若a>0,b>0,则a+b>0
B.若a<0,b<0,则a+b<0
C.若a>0,b<0,且|a|>|b|,则a+b>0
D.若a<0,b>0,且|a|>|b|,则a+b>0
解析:根据加法法则,先取号,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A.a,b同正,相加取正号,正确;B.a,b同负,和取负号,正确;C.a正,b负,但a的绝对值大于b的绝对值,所以和取a的符号,即正号,因而正确;D.a负,b正,但a的绝对值大于b的绝对值,所以和取负号,错误.
答案:D
【例5-2】 判断正误.
(1)若a+b<0,则a,b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
(2)若x+y=0,则|x|=|y|.(  )
(3)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  )
(4)如果两个数的和为正数,那么两个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绝对值大.(  )
解析:(1)正确,当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小时,a+b<0;
(2)x+y=0,则x,y互为相反数,|x|=|y|,正确.
(3)不正确,引入负数后,两负数相加,越加越小.如:(-5)+(-3)=-8,但-8<-5,-8<-3.
(4)不正确,反例:1+2=3,但两个数都为正数.
答案:(1)√ (2)√ (3)× (4)×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技巧归纳
(1)同分母的优先结合
当分母相同或一个分母是另一个分母的倍数时,优先考虑让它们结合,以简化运算,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同号的优先结合
在加法运算中,同号两数相加比较容易算,一般不会产生符号上的错误,所以在混合运算中,往往让同号的两数结合相加,避免符号出现错误.
(3)凑整法
让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包括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加数,各个组合都得到整数,大大加快了运算速度并提高了准确度.
(4)同形的优先结合
几个数相加,可将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加,这样避免了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麻烦,减小了运算量.
(5)裂项相消法
有些运算难度较大,不能直接运用加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则和运算律,需要对算式进行适当变形后,才能计算,这部分题目不是很多,有的方法可以记住,以提高运算解题能力.
有些带有绝对值号的计算题,去掉绝对值符号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会出现一定规律排列,可以用结合律,让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结合,从而简化计算.
【例6-1】 计算-+-.
分析:同分母分数相结合,减少通分过程.
解:原式=+=-3-7=-10.
【例6-2】 计算(-2.39)-1.57++(-7.61)-32+1.57.
分析:相加得整数的数相结合.
解:原式=(-2.39-7.61)+(-1.57+1.57)+=-10+0+(-38)=-48.
【例6-3】 计算1-1-1+4.
分析:整数部分相结合,分数部分相结合,注意负的带分数的真分数部分也是负数.
解:原式=(1-1-1+4)+=3+0=3.
【例6-4】 计算+++…++.
解:原式=1-+-+-+…+-+-=1-=.
解技巧 求和时的运算规律 本例求和的方法,妙在把一项转化成两项之差,而相邻项中部分内容可以正负消,其和得以简洁呈现.
7.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后,可以和前面学过的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综合出题,把有理数的知识融合得更紧密,理解得更深刻.
(1)有理数加法与相反数
这类问题的解决思想是:利用概念把问题转化成加法算式.
(2)有理数加法与绝对值
在有些计算中,含有绝对值符号,这就要用绝对值的概念,先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按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3)有理数加法与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加法后,在比较大小的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出现了和的形式或差的形式(差可以化成和).特别是以字母表示的数.这就需要用加法法则来判断数的正负性,或判断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4)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要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求解问题,注意运算技巧的使用.
破疑点 有关绝对值的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 对于绝对值内算式结果正负性,可以用加减法法则,如: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因为>,所以<0,所以=-=7-4.
【例7-1】 若|x-3|与|y+3|互为相反数,求x+y的值.
分析:由题意|x-3|+|y+3|=0,转化成了非负数问题.
解:根据题意得|x-3|+|y+3|=0,则x-3=0,y+3=0,x=3,y=-3,所以x+y=3+(-3)=0.
【例7-2】 若b>0,a<0,c<0,且|c|>|b|>|a|,试比较a,b,c,a+b,a+c的大小.
分析:先确定正负,比较出异号数之间的大小,再比较绝对值,从而比较出同号数之间的大小.
解:由b>0,a<0,c<0,知a+c<0,
又|b|>|a|,所以a+b>0,
在a,c,a+c三个负数中,|a+c|=|a|+|c|,
又因为|c|>|a|,所以|a+c|>|c|>|a|,
所以a+c<c<a.
而在b,a+b两个正数中,a,b异号,且|a|<|b|,
所以|a+b|=|b|-|a|,所以|a+b|<|b|,a+b<b,
于是:a+c<c<a<a+b<b.
【例7-3】 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设公路是笔直的)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收工时距离A点多远?
(2)若每千米耗油0.2升,问这天耗油多少升?
分析:(1)中到A地的距离不是行程,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是求所有数的和,再根据数的正负确定方向,根据绝对值确定距离;(2)中求耗油量,应该是总里程所耗油量,所以是求所有数绝对值的和.
解:(1)+10+(-3)+(+4 ( http: / / www.21cnjy.com ))+(+2)+(-8)+(+13)+(-2)+(+12)+(+8)+(+5)=10-3+4+2-8+13-2+12+8+5=41.
所以收工时在A地前方距离A地41千米.
(2)|+10|+|-3|+|+4|+| ( http: / / www.21cnjy.com )+2|+|-8|+|+13|+|-2|+|+12|+|+8|+|+5|=10+3+4+2+8+13+2+12+8+5=67.67×0.2=13.4(升).
所以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13.4升.
8.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1)求数轴上两点的距离
求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就是用表示两点的数相减后,求差的绝对值.如图,
A,B两点的距离:AB=|b-a|.
(2)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大多少、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少等,要用减法,和小学里所学数的运算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参与计算的数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或0,当减去一个负数时,要添加括号.
解技巧 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两数大小,可以用作差法,即当a-b>0时,a>b;当a-b<0时,当a<b;当a-b=0时,a=b.
【例8-1】 (1)求数轴上表示+3与-8的两点的距离.
(2)求数轴上到表示-3的点的距离为8的点所表示的数.
分析:(1)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就是表示这两点的数的差的绝对值;(2)注意到-3的距离是8的点有两个,在表示-3的点的左右两边各1个.
解:(1)这两点的距离为|(+3)-(-8)|=|3+8|=11.
(2)设到-3的距离为8的点表示的数为x,则根据题意,得|x-(-3)|=8,|x+3|=8,x+3=8或x+3=-8,x=5或x=-11.
【例8-2】 以地面为基准,A处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2.5米,B处高为-17.8米,C处高为-32.4米,问:(1)A点比B点高多少米?(2)B点与C点哪个地方高?高多少米?(3)A点与C点哪个地方低?低多少米?
解:(1)+2.5-(-17.8)=2.5+17.8=20.3(米),
所以A点比B点高20.3米.
(2)-17.8-(-32.4)=-17.8+32.4=14.6(米),
所以B点比C点高,高了14.6米.
(3)2.5-(-32.4)=2.5+32.4=34.9(米),
所以C点低,低了34.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