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4 22: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有理数的乘法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负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乘 法法则及运算
实数、代数式运算
解方程、函数
前面知识
本节内容
后续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探索活动,使 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 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树立自信心,进而激发 求知欲。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
观察、分析、归纳、总 结等活动,经历探索有 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有理数乘
法法则,初步了解
法则的合理性,并
能够熟练地进行有
理数乘法运算。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有理数
的乘法法则,并
能利用法则进行
运算。
重点
有理数乘法
法则的探索和掌
握。
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个性特征
求知欲强 喜欢动脑
善于观察 乐于探究
思维特征
抽象能力薄弱
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观察法,尝试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蓄势待发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反思评价 秀竹成林
布置作业 满眼春色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蓄势待发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反思评价 秀竹成林
布置作业 满眼春色
创设情景 蓄势待发
如图1,一只蜗牛沿直线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 上的点O。
思考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图1
l
O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蓄势待发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反思评价 秀竹成林
布置作业 满眼春色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试一试
你能用数轴来表示上述问题中蜗牛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些关系吗?
点O右边
6cm处
活动1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
×3

O
2
4
6
-2
-4
-6
图2
l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
×3

点O左边
6cm处
O
2
4
6
-2
-4
-6
图3
l
活动1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3)如果蜗牛沿直线 l 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它现在恰在点O ,
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
×(-3)

点O左边
6cm处
活动1
O
2
4
6
-2
-4
-6
图4
l
3分钟后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它现在恰在点O ,
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
×(-3)

点O右边
6cm处
如果蜗牛不动呢?
时间为0呢?
活动1
O
2
4
6
-2
-4
-6
图5
l
3分钟后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图6
l
O
(5)如图6,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0cm的速度向右爬行,它现在恰在点O, 那么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什么?
还在原点,可以表示为:
(6)如图6,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它现在恰在点O, 那么0分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什么?
还在原点,可以表示为:


活动1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由前面的讨论我们得到下面式子:






活动2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观察① ~ ⑥式,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
(1)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2)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3)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4)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5)零乘一个数等于 。
(6)一个数乘零等于 。








0
0
活动2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有理数乘法法则
归纳
活动2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举例 符号类型 积的符号 积的绝对值 结果
异号
异号
同号



30
28
15
15
-28
-30
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活动3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蓄势待发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反思评价 秀竹成林
布置作业 满眼春色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在有理数中仍然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1 计算(1) ; (2) .
解:(1) ;
(2) .
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
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后,
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 .
答:气温下降18℃.
A组题
B组题
1. 计算:(1) ; (2) ; (3) ;
(4) ; (5) ; (6) .
2. 找规律:
不变
依次减少1
减2
减2
减2
减2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结论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结论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0,积等于0。
C组题
思考
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蓄势待发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反思评价 秀竹成林
布置作业 满眼春色
反思评价 秀竹成林
数学小日记 日期: 课题:
学的最好的地方 ———
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 ———
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
今天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是 ———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蓄势待发
探索新知 破土而出
尝试应用 节节拔高
反思评价 秀竹成林
布置作业 满眼春色
布置作业 满眼春色
必做题
教科书P38第1、2、3题
选做题
(1)在 -6,-5,-1, 3, 4, 7 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最小的积是多少?最大的积又是多少?
(2)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
如左图所示,请你比较(a+b)(c-b)
和(a+b)(b-c)的大小。
0
a
b
c
五、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
探究过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