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节 聚落
(第2课时)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聚落的形成、发展和分布与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聚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在人类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阶段,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最为明显。
结合以上材料,思考并回答:从自然环境条件的角度,分析聚落一般选择分布在哪些地区?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
二、聚落与环境
答案提示:
一般而言,聚落多选择建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平原地区的村落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
二、聚落与环境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适宜
资源丰富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
聚落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
地形平坦
二、聚落与环境
热带雨林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内蒙古草原地区
寒带地区
沙漠地区
分小组讨论:在下面这些自然环境中的房屋应该设计成什么形式?
青藏高原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
热带地区印第安人的房屋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乡村聚落常见双层竹楼,上层住人,风大凉爽,同时避免潮湿。而下层放杂物、养牲畜。
热带雨林中的树屋
热带雨林中的草屋
二、聚落与环境
知识拓展1
热带雨林地区的传统民居
东南亚水上民居
东南亚民居——高脚屋
二、聚落与环境
知识拓展2
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传统民居
东南亚气候炎热多雨,人们建造通风散热的水上高脚屋用于居住。
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垂直耐压的特性,建造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和采光面宽的窑洞。
黄土高原景观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
二、聚落与环境
知识拓展3
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
草原地区的牧民主要过着游牧生活,追逐水草而居。而蒙古包易于拆迁搬运,因此成为牧民主要生活场所。
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蒙古包
内蒙古草原景观
二、聚落与环境
知识拓展4
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蒙古包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人们建造墙厚窗小的平顶房用于居住。厚墙减少进入的太阳热量,窗小减少吹进的热风。
干旱区民居
北非干旱地区民居
二、聚落与环境
知识拓展5
热带沙漠地区的传统民居
高原民居
碉房: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而成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形如碉堡,故称为碉房。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碉房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坡仍为垂直。
二、聚落与环境
知识拓展6
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碉房
北极地区的居民——因纽特人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环境。他们就地取材,建造保暖御寒的冰屋用于居住。
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冰屋
极地居民——因纽特人
二、聚落与环境
知识拓展7
寒带地区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
城市的形成
小组合作讨论:
1.图中1、2、3处中,哪一处最有可能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理由是什么?
2.说明地形条件对聚落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
1.1处。理由:1处位于图中河流下游河段,水资源丰富;且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河流沿岸分布有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发展农业。
2.不同地形区的聚落规模不一样。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的聚落规模,比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大得多。
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冲积平原上。
二、聚落与环境
活动探究1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东南亚地形分布
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读“东南亚地形分布”图和“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
1.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2.试分析中南半岛上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答案提示:
1.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中南半岛上的城市多分布在大河两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二、聚落与环境
活动探究2
中南半岛上的地形和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中南半岛
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城市多分布在大河两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为了便于防卫,古代雅典人特意将卫城建在悬崖边
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在古代,聚落除了居住功能、从事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以外,还具有哪些功能?对地形选择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
在古代,聚落还承担着抵御野兽和其他部落入侵的功能,建筑城堡时,非常注重其安全性和防卫功能。
地形选择:为了便于防卫,有时把聚落建在地势陡峭的悬崖边、山顶或环水地带。
二、聚落与环境
活动探究3
古代聚落的防卫功能与地形选择
小组讨论:成都与周边的温江等城市的自然环境差不多,但成都的规模比其它城市大很多,阅读以下材料内容,观看视频,分析其中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国时期,成都是蜀国的都城;
唐朝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
宋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
现在成都又是四川省的省会,是铁路、公路的交汇处……
答案提示:
说明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聚落也有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2
二、聚落与环境
成都城市美景
梵蒂冈城国,简称“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也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教廷的所在地,也是全世界基督教教徒的信仰中心。1929年意大利同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政教合一的主权国家。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从梵蒂冈成为世界天主教中心的事实中说明了什么道理?
宗教城市——梵蒂冈
二、聚落与环境
活动探究4
梵蒂冈——世界天主教中心
答案提示:
说明了宗教文化对城市聚落形成的影响。
观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并回答:不同时期影响聚落的环境因素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答案提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当时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最为明显。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文化活动、商业活动、工业活动等出现了,这些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小,而对经济、文化、交通的依赖却更加明显。
二、聚落与环境
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其对聚落的影响
3
材料:郑州——火车拉来的城市
郑州,一座在近代被火车汽笛声唤醒的城市!因为,郑州早在3600年前,就是商汤所建立的商代第一个都城——亳。又有人常言:郑州,以前就是郑县。孰不知,“郑州”这一称呼,始于公元6世纪的隋朝。郑州在改称“郑县”,因1913年全国统一废州置县,历时不过短短33年光景。
1904年的光绪三十年,清廷在此建立的卢汉铁路中段甲等业务站,也始称“郑州站”。确实,从京汉、陇海铁路交汇处的小小郑县,到如今的国家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开放高地,郑州的每一步发展都和铁路密不可分。
巴黎塞纳河两岸
澳门历史城区
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
福建土楼
知识拓展8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西班牙托莱多
世界文化遗产
1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许多传统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2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观看视频,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聚落?
答案提示:
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但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信息,也给现代人创造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保存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历史记忆,也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物质和文化基础。
(播放视频)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1.该聚落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
2.它的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
3.它位于中国的西南部,玉龙山下,是云南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中国云南丽江古城
根据文字提示,看看谁能最快猜出是哪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聚落?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活动探究5
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活动探究7
就地取材形成的独特聚落
小组合作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材P87复习题。
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中的房屋,你能看出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吗?这些房屋是就地取材,分别以贝壳、竹子和盐块为主要原材料建造的。据此思考:建设聚落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答案提示:
聚落中的民居建筑在考虑当地环境的基础上,尽量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第一幅图中的贝壳房屋,坐落于福建南部。由于福建临海,当地盛产蚌和海蛎等带壳海产品。闽南建筑中往往用蚌壳、海蛎壳等贝壳烧制的壳灰代替石灰,可以防止海风带来的酸性腐蚀。
第二幅图中的竹楼,坐落于我国云南,是典型的傣族建筑。云南盛产竹子,竹楼就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资源建造房屋。
第三幅图中的盐房屋,坐落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盐湖。该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盐房屋中的床、椅子等完全取材于当地的盐。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一般位于( )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
C.高山地区 D.荒漠地区
2.西亚村庄中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 )
A.热带雨林地区 B.终年严寒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热带草原地区
3.“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的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
A.炎热多雨的地区 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温暖干燥的地区 D.温暖多雨雪的地区
4.广东省深圳市原来只是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镇,改革开放后一跃成为著名的大城市。发生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有( )
A.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B.风光优美、主要靠旅游业
C.曾被帝国主义国家所占领 D.人口少,自然环境压力小
5.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6.有关传统聚落的说明,正确的是( )
A.专属于所在国家和民族 B.全都保持着原有风貌
C.是早先人类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D.对现代化人没有意义
C
A
A
A
B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