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3课时)
第二章 世界气候
激趣导入
欣赏不同气候区的自然景观图片。
思考:下面两幅景观图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特征?气候方面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二、世界的降水
气候干旱
气候湿润
降水的差异
激趣导入
降水偏少或偏多引起旱涝灾害。
严重的旱灾
严重的洪灾
二、世界的降水
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1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思考:
1.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答案提示:
1.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甚至在2000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甚至在200毫米以下。
赤道地区>2000mm
北极地区<200mm
南极地区<200mm
二、世界的降水
终年炎热
蒸发旺盛
海洋广阔
水汽充足
成云致雨
赤道地区
对流雨形成示意图
对流雨:湿润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活动探究1
赤道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二、世界的降水
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思考:
2.两极地区为什么少雨?
答案提示:
2.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作用弱,气流以下沉为主,不易产生降水。
世界降水的分布
活动探究2
两极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二、世界的降水
世界降水分布的主要特点
1
世界降水的分布
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思考: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比较,哪里降水多?
答案提示: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多
少
多
少
多
多
多
少
少
少
二、世界的降水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30°N
60°N
中纬度
世界降水分布的主要特点
1
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思考:
4.中纬度地区,沿海和内陆比较,哪里降水多?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4.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原因:沿海地区距海洋近,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多;而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小,降水就少。
多
少
多
少
多
多
二、世界的降水
讨论与思考:为什么在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拓展延伸
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差异的原因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是赤道低气压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湿热多雨。
在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区,全年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干燥。
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是信风带,气流由副热带高压区流向赤道低压带,由于地球自转的偏离作用,在南半球吹东北风,在北半球吹东南风。
在大陆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会带来大量的水汽,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在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水汽很少,气候干燥,降水较少。
地球表面的大气环流模式
二、世界的降水
世界降水分布的主要特点
1
知识小结,完成表1: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地区 降水特点 原因
赤道地区
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度地区
赤道地区降水多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盛,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微弱,降水少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降水少;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降水多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的沿海和内陆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沿海地区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大,因而降水量要多于内陆地区
二、世界的降水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2
读“欧洲西部的气候分布图”和“欧洲西部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配图”,思考:从瓦伦西亚到华沙降水有何变化?
答案提示:
从伦敦到华沙降水越来越少,反映出从沿海到内陆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越来越小,降水也越来越少。
欧洲西部的气候分布图
瓦伦西亚
伯明翰
汉堡
华沙
海陆位置
二、世界的降水
卑尔根
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2
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思考:
1.卑尔根和海参崴沿岸分别有哪些洋流流经
2.卑尔根和海参崴哪个地方的纬度位置高
3.卑尔根和海参崴哪个地方年降水量大?为什么?
答案提示:
1.卑尔根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海参崴沿岸有千岛寒流经过。
2.卑尔根的纬度位置更高。
3.卑尔根降水量大。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海参崴降水量小。附近有千岛寒流经过,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洋流
二、世界的降水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2
观看视频,思考:试说明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播放视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背风
坡
迎风
坡
焚风
答案提示:
差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原因:暖湿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称为地形雨。
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降水稀少,称为雨影区。
地形
二、世界的降水
影响因素 对降水影响的表现 原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地形
知识归纳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知识小结,完成表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沿岸有暖流流经的地区降水较多
沿岸有寒流流经的地区降水较少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中纬度地区沿海比内陆降水多
中纬度地区的沿海和内陆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沿海地区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大,因而降水量要多于内陆地区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盛,降水多
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微弱,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迎风坡使暖湿气流抬升,气温降低,易凝云致雨,降水多;背风坡一侧,降水少
二、世界的降水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超过11500毫米,1961年的降水量达26461毫米。
知识拓展1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的成因
思考: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是什么?
二、世界的降水
阅读 乞拉朋齐是印度东北部的一个山村,它因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而闻名于世。它的周围东、北、西三面都有高山屏障,再加上印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是由西南季风带来的。这种簸箕形的地形,迫使西南季风带来的海洋气流被抬升,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这里终日乌云密布,人们上街买东西必穿雨衣,儿童只能在泥水里玩耍,建筑物的油毡上长满青苔,皮鞋隔两天不穿就发霉。1961年这里的年降水量达26461毫米,这是有降水记录以来,人们记录到的最大降水量,因而被称为“世界雨极”。其年均降水量达10000毫米以上。
知识拓展1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的成因
成因:乞拉朋齐位于山地迎风坡,迎风坡降水多。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二、世界的降水
世界“湿极”
怀厄莱阿莱:平均一年有335天下雨,年降水量12244毫米。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阅读 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的考爱岛,全年盛行东北信风,岛上山脉怀厄莱阿莱主峰高1546.9米。
怀厄莱阿莱位于考爱岛的东北山坡,考爱岛上的山脉像一道屏障,挡住东北信风的去路。湿润的山风在迎风坡爬升,形成地形雨。同时,还有冷热空气交汇,上下对流,形成锋面雨、对流雨等,全年雨量不断。迎风坡约457.2米处年雨量达11457.9毫米,而背风坡上约259.1米处年雨量仅406.4毫米,相差近30倍。
知识拓展2
“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
二、世界的降水
知识拓展3
“世界干极”——阿塔卡玛沙漠
(播放视频)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
二、世界的降水
知识拓展3
“世界干极”——阿塔卡玛沙漠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世界“干极”
阿塔卡玛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1845~1936年的91年间未下雨。
读图思考:阿塔卡马沙漠为何成为世界“干极“?
答案提示:
阿塔卡玛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副高下沉气流和离岸风、秘鲁寒流的共同作用下,降水极其稀少,成为“干极“。
秘鲁寒流
二、世界的降水
课堂小结
1.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B.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地区,降水较多的是( )
A.两极地区 B.赤道地区
C.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 D.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3.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 )
A.多→少 B.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
4.关于世界的降水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的在赤道附近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mm以上
C
A
B
当堂练习
A
5.下图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6.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哪个因素影响( )
A.经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人口密度 D.海拔高度
C
B
当堂练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