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2地球的运动 课时2 课件(共44张PPT)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1.2地球的运动 课时2 课件(共44张PPT)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22: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BUSINESS PLAN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ANNUAL PERFORMANCE SUMMARY
ANNUAL PERFORMANCE SUMMARY
今天我是宇航员
坐上载人飞船,我们来到中国空间站,认识了地球的自转。
也可以看到距地球149597870千米(约1.5亿千米)的太阳……
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到底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
地心说 亚里士多德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
日心说 哥白尼
成为宇航员的你,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你!
地球公转中心:
下图是地球公转时的示意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太阳
地球公转中心
下图是地球公转时的示意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且地轴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方向:
下图是地球公转时的示意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周期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同,即不同时间,地面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便形成了四季。
地球公转周期: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一年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目前我国航天在轨最长时间可达半年多,今天,我们也是弘扬航天精神的一员。航天事业影响深远,现在我们就从初中地理的角度,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四季划分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春分 3月21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四季划分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四季划分
夏至日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此时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四季划分
冬至日
以北半球为例,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此时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四季划分
春分日/秋分日
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或者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太阳光线
太阳斜射:
太阳距离地平线的夹角小,地面受热面积大,光热分散,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
太阳直射:
太阳距离地平线的夹角大,地面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太阳直射地面
太阳斜射地面
太阳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地球是球体,所以,地球上不同地点看到的太阳高度不一样。
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太阳光线到达地面的角度的不同,导致地面获得太阳光热不同。观察下图,看看这道光线的特点。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
回归线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在23.5°N,这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位置,之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
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23.5°S,这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南位置,之后太阳直射位置北移。
太阳直射位置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因此我们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第二年 春分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第二年 春分
读图,请你回答:
1.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
2.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
3.没有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
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北回归线上
南、北回归线以外
活动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太阳升起的高,冬季比较低。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
2.以正午太阳高度为例,太阳高度的不同,物体影子长短就会有变化。请你思考:一年当中,北半球什么时候物体的影子达到最短,什么时候达到最长?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
活动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3.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较短。
4.你知道原因么?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昼夜长短情况
通过观察北回归线处于白昼和黑夜的长度,来判断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
极昼、极夜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66.5°N 北极圈
66.5°S 南极圈
66.5°N (北极圈)以北地区
极昼: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
66.5°S (南极圈)以南地区
极夜:
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
极昼、极夜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66.5°N 北极圈
66.5°S 南极圈
66.5°S(南极圈)以北地区
极昼: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
66.5°N (北极圈)以南地区
极夜:
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
极圈
南极圈的纬度是66.5°S,北极圈的纬度是66.5°N,它们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
我们可以用极圈以内发生的极昼或极夜现象,来判断光照图是夏至日还是冬至日图。
例如:北极圈以北是白色,说明这里发生了极昼现象,那么此时应是夏至日光照图。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全球昼夜平分
通过地球公转示意图,观察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太阳直射点北移
昼变长,夜变短
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
太阳直射点南移
昼变短,夜变长
全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点南移
昼变短,夜变长
北半球
昼最短,夜最长
太阳直射点北移
昼变长,夜变短
昼夜长短的变化
同一时间里,不同纬度地区,受太阳辐射情况
春分/秋分
观察地球表面哪个纬度范围一年中获得太阳的光热最多?哪里最少?
获得太阳的光热最多
南、北回归线之间获得太阳光热最多。
原因:有太阳直射。
南、北极圈之间获得太阳光热最少。
原因:有极昼极夜,太阳斜射的厉害。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五带划分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南寒带
五带——热带
纬度范围:
特点:
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N - 23.5°S)
1.有太阳直射
2.终年炎热
五带——温带
纬度范围:
特点: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北温带
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南温带
1.无太阳直射
2.无极昼、极夜现象
3.四季分明
五带——寒带
纬度范围:
特点:
北极圈(66.5°N)以北-北寒带
南极圈(66.5°S)以南-南寒带
1.无太阳直射
2.终年严寒
3.有极昼、极夜现象
思维导图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情况:
纬度越高,昼越_____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现象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_______现象
总结练习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极昼
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
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情况:
纬度越高,昼越_____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现象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_______现象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极昼
极夜
(昼最短,夜最长)
以北半球为例

总结练习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情况:
极圈以内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日/秋分日
3月21日/9月23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以北半球为例

总结练习
1.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说:“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根据父子对话,推测爸爸的年龄是( )
A.30岁 B.40岁 C.60岁 D.80岁
2.地球自转和公转( )
A.周期相同 B.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C.方向相同 D.无相同之处
3.地球五带中,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回归线
C
C
B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运行至丙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D.地球运行至甲位置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C
5.读经纬网图,下列地理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
A.①地比②地日出晚
B.②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③地在本次考试期间昼长夜短
D.④地位于南寒带
A
6.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包粽子、赛龙舟、配香囊……是端午节民间习俗。今年端午节是6月22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今年端午节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B
7.某同学2023年2月17日20时在家收看《感动中国2023年度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据此完成地球在此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由北向南移动
B.我们校园每天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长
C.厦门的白天正逐渐变长,
但总体上仍然是昼短夜长
D.厦门由春季向夏季过渡,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B段
C
BUSINESS PLAN
STAR STYLE BUSINESS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