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语言文字运用·难点突破3 图文转换
【高考原貌再现】
1.(2013·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③字数不超过80字。
【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2.(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⑴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⑵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子。
【答案】(1)顾影自怜 (2)是对自我欣赏、顾影自怜这种社会人生现象的讽刺。
【解析】考查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比如,还可从“弄巧成影”“山寨”等角度去思考和答题。
3. (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漫画,在横线上写出一句合适的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里面的信息点,本题中漫画内容:面对儿子哭闹着要去“非地”(儿子:“我要……”),爸爸只好答应着:“好好,爸听你的!”于是爸爸抱着儿子从“是地”踏向“非地”。其次要把握漫画的对比点,本题有两个:一个是爸爸与儿子的对话,一个是是与非。在此基础上整合出转述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纵容、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明是非甚至会习非成是。
【高分突破方案】
一、考点提示
图文转换题,就是将图画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图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二、考查形式
图文转换的题型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类型:
一是描述画面的内容。要求一般是不少于规定的字数。回答这类试题,需要关注画面的各种信息,譬如画面的各种形象、文字(包括标题)等,;切记片面或遗漏。
二是概漫画的寓意。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有时规定用一句话。概括寓意需要从画面中挖掘出深层含义,或讽刺,或启示。
三是给漫画拟写标题。这个概括性更强,既要考虑到画面的具体形象,又要表明或提示漫画的主旨。标题实际上就是链接画面与主旨的桥梁,要求较高。
三、高分策略
1. 审读画面:包括标题,画中字,画中人、物、景。
2. 揣摩寓意: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
3. 类比联想:由漫画本身联想到现实生活。
【高分实战演练】
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每小题10分;测试用时为60分钟。
1.欣赏下面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
2.看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漫画的寓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简要介绍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漫画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漫画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闻漫画”深受群众喜爱,结合下面这幅新闻漫画与下面的新闻事件,说说这幅新闻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字。
新闻事件: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向媒体反映,高年级师兄推销给自己的棉被是“黑心棉”。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黑心棉”来自江宁义乌小商品市场,有人专门到此低价批发然后转卖给各高校的大一新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观察漫画,补充下面文段中A、B、C、D、E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连贯,生动形象。
漫画的背景是灰霾的天空,林立的高楼,荒芜的土地和____A____。主体是一条鱼,这条鱼____B____,蜷缩在椅子上;它干涩无神的眼球突出来了,____C____;____D____半瓶水。由此可知,这幅漫画的主题是____E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1)先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为漫画起一个简明的题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语言写出漫画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2)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2)指出漫画的寓意:
10. 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用一句话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1)标题:
(2)寓意:
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
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
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漫画的画面组合。画面上是一只猫睁着大眼盯住晾着的一件T恤衫上的鱼图案想入非非。那鱼儿只是衣服上印的画儿,猫儿不识真假,还想捉来解馋呢。然后分析漫画的意趣。漫画的寓意在提醒如猫儿般的人,要仔细观察,以辨真假,莫把假象当理想,方向不对,可是劳而无功的。最后选定一种或文或诗的表达形式,表达出这幅漫画的内容,暗示出它的寓意或点出寓意。
2. (1)巨大的环保资金正在被标有建楼名目的房屋吞噬,而连接工厂的管道里正涌出大量的污水。(2)讽刺了那些打着环保旗号却无视环境污染问题,侵吞环保资金为建楼所用,环保资金得不到保障的社会现象。
3. (1)画面上有一棵大树,只剩下唯一一根“学习”的树枝,其他的如“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树枝都被“学校教育”这把锯子锯掉了。(2)讽刺现在有些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完全忽略学生的其他能力,限制了学生兴趣和特长的自由发展。
4. (1)漫画的上部画着一只意见箱,上面写有“意见箱”三个字,意见箱的下面画着一只废纸篓,成条状的纸片正从意见箱的底部落向下面的废纸篓。(2)讽刺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表面上摆出愿意接受群众监督的谦虚的姿态,而实际上根本不把群众意见当回事儿。
5.此漫画批判了那些眼里只看到金钱的大学生,他们卖出去的不仅仅是“黑心棉”,也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6.A.干涸(坼裂)的河流 B.躲藏在太阳伞下 C.张开的大嘴艰难地呼吸着 D.手里拿着(鱼鳍夹着) E.呼吁保护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
7.(1)错位。(2)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值得关注。(合乎要求,意思对即可给分。)
8. (1)“爱”与“碍”。(2)爱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9.(1)岁月是把刀 (2)漫画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生命)。
10.(1)粒粒皆不见(流失) (2)由于落后的仓储、运输以及夸张的消费使粮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