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朴学又称考据学。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①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②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③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④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⑤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⑥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⑥⑤③①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②⑥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搜索时,______,______,______。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A.⑤①②⑥④③ B.⑤②①④⑥③
C.②①④⑥③⑤ D.②③④⑥⑤①
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在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对象,结合备选人物的生平及相关特点拟一副对联。(4分)
示例:苏武 汉臣持节牧北海;鸿雁捎书回故乡。
备选人物:杜甫 李清照 文天祥 鲁迅
选择的人物:________
拟写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经典篇章将许多古人描写得栩栩如生,请从以上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概括其事迹并简要点评。(60字左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品题目的重要性,新闻作品尤其讲究拟题的技巧。请从下面两篇新闻的标题中任选一个,赏析其拟题技巧和深刻内涵。(4分)
(1)别了,“不列颠尼亚”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我选(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学导语是老师上课之前起引导作用的话语,如《琵琶行》一课的一则导语:“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在《雷雨》《装在套子里的人》《再别康桥》《故都的秋》四篇课文中选择一篇写一段教学导语。注意突出文章的内容重点或主要特色,语言流畅,不少于60字(含标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碰上一名外国游客,请用60字左右的话语向他介绍一位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成就。介绍对象必须在下列人物中选取。(4分)
孔子 庄子 屈原 司马迁 陶渊明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隐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罗贯中 曹雪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6分)
“舌尖”即舌之尖端,味觉细胞多集中在舌尖。《舌尖上的中国》用味觉来体验一个国家,新颖而独特。这里的“舌尖上”指美食或品味美食。例如:“舌尖上的快乐”,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舌尖上的未来”,描述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舌尖上的浪费”,是指责浪费食物的现象。随着使用频率的提升,“舌尖上”指代的意义范围扩大,有时会由食物转向言论,如“别让调节收入分配成为‘舌尖上的方案’”,说的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请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角度加以修改。(5分)
敬爱的老师:
您好!您渊博的知识启迪我的智慧,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我的成长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悉心培养。……虽然我毕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会经常光临寒舍看望您的。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园!
学生:×××
×月×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鲁迅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圈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像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上段文字中,有一处连用了“运气”一词,请说明这样用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据《东南快报》报道,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做《孔融让梨》的语文阅读题时,对问答题“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的回答是“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叉。这位学生的家长“一怒之下”把考题晒上微博,请网友们评理。
如果你是网友,你会如何评价老师的批改?请发表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老师常常会引导同学们分组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假设你参与了小
组讨论,请你代表本组陈述观点。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超过4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外国小说欣赏》之《在桥边》中,开头这样写道:“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请分析这句话中“缝补”一词的妙处。(不超过4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王如飞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本届学校运动会上打破了100米学校纪录,获得了冠军。同学们向他表示祝贺,班主任也就他的100米速度,适时对他进行鼓励。请你补写出以下对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6分)
班长赵品优说:“王如飞同学,祝贺你在100米比赛中打破了学校纪录,为班级争了光!”
王如飞谦虚地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标兵李学佳说:“王如飞同学你在100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咱们全班同学都为你感到骄傲。”
王如飞不好意思地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张老师勉励他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决定举办“唐宋名篇音乐朗诵晚会”。请你为节目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义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以下场景节选自雨果的《炮兽》,请对其表达效果予以点评。(4分)
这只怪物好像在窥探汉子。至少我们可以相信,这个庞然大物也有策略。它也会选择机会。它是一只庞大的铁质的昆虫,具有或者似乎具有魔鬼的意志。有时这只巨大的蚱蜢撞击炮舱的低矮的舱顶,然后跌下来,四只滑轮着地,仿佛一只老虎的四只爪子着地一样,它又开始向汉子冲过来。汉子身轻体软,又敏捷又灵便,在这些闪电似的袭击下像一条水蛇似的东躲西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七)
1.A [解析] 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由前面的“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可看出②应紧承其后,然后叙述“文化高度成熟”对图书事业的影响④⑥,由分号可看出下面将叙述另一个原因⑤,由⑤中的“宋明理学”和朝代先后顺序可得出①紧跟其后,由①中的“儒学”引出③。
2.B [解析] 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从后面先写“我在哪里”后写“你在哪里”可知应先⑤后②,又根据后面的举例可知,“以海洋渔业为例”的前面应为①,所举的“海洋渔业”例子是对北斗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的说明。再根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由“除……外,还……”可以确定先④后⑥,最后③是功能的效果。
3.示例:杜甫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李清照 帘卷西风,易安居士,寂寞寒窗空守寡;人比黄花,清照才女,梧桐朽枕枉相栖。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文天祥 犹存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鲁迅 怒将匕首投豺虎;甘为人民作马牛。
4.(示例一)事迹:烛之武不计前嫌冒死出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郑退秦晋联军。点评:烛之武虽有被埋没的幽怨,但一旦被召便不顾老迈之躯毅然赴难,其爱国之心实在可赞。
(示例二)事迹:邹忌三问三思由小悟大,用宫闱私事现身说法委婉规劝齐王除弊。点评:邹忌身在自家,心在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忠心一片实在难得。
5.示例:(1),用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借代)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别了‘不列颠尼亚’”(模仿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用委婉而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种统治的结束,蕴含着中国人的自豪。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主要新闻事件,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2),故意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又蕴含深意:“没有什么新闻”是指纳粹法西斯在这里的罪恶行径世人早已知道;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是仍有必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世不忘。
6.示例:也许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给你带来了秋暝的清新宁静,也许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给你带来了秋江的浩渺辽阔,也许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给你带来了秋景的悲苦沉重。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给你带来秋天的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同去触摸作者的心魂,去感悟作者笔下独特的秋味。
7.示例: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了鲁史《春秋》,其弟子所辑的《论语》作为孔子的基本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
8.①品味美食的乐趣 ②未来人们的美食 ③不要让调节收入成为言论上的空话(每句2分,共6分)
9.①语言不连贯,应将“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改为“您亲切的话语激励我的人生”,并将“心田”后的句号改为逗号,与前两个分句构成排比;②用语不简明,“无微不至”和“悉心”重复,将“无微不至”删去;③用语不得体,“光临寒舍”应改为“登门”。(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10. 示例:“运气了你”中的“运气”作为动词使用,意为“是我把运气给了你”,有炫耀、讨赏之意。“你运气”中的“运气”作为形容词使用,意为“你走好运了”,有讨好、恭喜之意。揭示了人物粗鄙的性格。
(此题可从修辞、词性、语意任一方面解答都可)
11.我赞成老师的批改。(1分,有分析才能得分)“礼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应发挥德育功能,给予他们不自私、讲谦让的价值观引导。(3分)(若反对老师的批改,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2.示例一:我们认为是无处不在的封建礼教张开血盆大口将祥林嫂吞噬。示例二:我们认为是麻木愚昧的民众将祥林嫂一步一步逼入了深渊。
13.①“缝补”的对象是破衣服、破鞋子之类,表明他们做事是敷衍了事、胡乱应付的。②“缝补”动作熟练、迅速,表明伤员太多了,医生只能速战速决,不可能一个个精心治疗。③“缝补”只能是缝合表皮,而里面的骨头、经脉断了,他们却不管。讽刺医生只做表面工作,不关心伤员的心灵创伤。(任选一个方面回答即可)
14.示例:①为班级争光,是我应该做的(2分) ②我虽然在体育方面成绩尚可,但文化课成绩却拖了班级后腿(2分) ③王如飞同学,希望你在文化课成绩上能以100米的速度,奋起直追,迎头赶上(2分)
15.示例: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长河,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的唐宋文学。今天晚上,让我们一起举起唐宋名篇这樽美酒,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至九霄,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的旅程。
16.示例:这段文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展现了人炮搏斗时紧张激烈的场景,(1分)既写出了炮兽的凶猛可怕,也体现了汉子的敏捷勇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