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4 22: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 潮
会 认 字
食盐
屹立

昂首
áng
顿时
dùn
人声 鼎 沸
dǐng
横贯
guàn
浩浩荡荡
hào
山崩地裂
bēng
震动
zhèn
霎时
shà
余波

fèi
yán
词语解释
【横贯】
(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漫天卷地】
布满天空,席卷大地。本文形容水势很大。
【人声鼎沸】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风号浪吼】
狂风号叫,波浪怒吼。形容风浪大,声音响。
【若隐若现】
形容隐隐约约。
会写字















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钱塘江观潮的盛况。作者生动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默读思考:
1、第1自然段和下面的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2、第2---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钱塘江大潮,自古
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开篇点题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颤动起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漫天卷地
风高怒号
两丈来高
—— 钱江潮的余威 ——
写了钱塘潮观潮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由远而近,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潮的形态、声音、颜色。既正面描写了钱塘江潮,又写了观潮人的反应。
午后一点左右,( ) 。
过了一会儿,( )。
再近些,( )。
浪潮越来越近,( )。
难点巩固
1、课文是按照( )、( )、( )的顺序写的。其中中间部分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2、把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壮观的词句摘抄下来。
3、下面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古诗词,试着连一连,读一读在品一品。
声驱千骑疾 高连两岸平
一声初转海门雷 气卷万山来
远自三山起 万叠真如雪作堆
用恰当的词语代替画线的部分。
1.浪潮马上就要来了,顿时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那样。( )
2.浪潮水势非常大地飞奔而来。( )
浩浩荡荡
人声鼎沸
我来说: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
过后”的景象,在交流读后的感受。
全文总结
全文总结
全文总结
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群如潮,但在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
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画面:水天相接的地方逐渐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变高、变近,像一堵高墙向人们用来,同时伴随着轰鸣的声音。
1.阅读和欣赏赞美大自然观的美文。
2.搜集整理有关描绘自然景观的词句。
3.查阅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中外著名自然奇观。
作业超市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