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22:1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5 ℃
B.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1 ℃
C. 某同学的体温是 36.6 ℃ ,该同学体温正常
D. 利用体温计一定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2.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 将玻璃泡浸入热水后马上读取示数
C.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 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3.将铁水浇铸成零件的物态变化图线,应是图中的( )
B. D C.
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用地膜覆盖农田
B. 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C.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D.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5.寒冷的清晨,一杯冒着“白气”的热茶,温暖了我们的手,也温暖了我们的心。关于“白气”的产生所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 升华和凝华 B. 升华和液化
C. 汽化和熔化 D. 汽化和液化
6.如图所示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在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情景剧中,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扮演霜、雾、冰、水蒸气,他们的台词中正确的是( )
A. 甲:我是由水凝华形成的,其间需要吸热
B. 乙:我是由水汽化形成的,其间需要放热
C. 丙:我是由水凝固形成的,其间需要吸热
D. 丁:我既可以变成甲,也可以变成乙,其间均需要放热
8.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钠 镁 铝 铜 铁
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883 1090 2467 2657 2750
A. 铁铜合金 B. 铁铝合金 C. 钠铝合金 D. 镁铁合金
9.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拿在手中不太烫,等到鸡蛋表面的水干了之后就很烫,这种现象是因为( )
A. 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量逐渐散发
B. 水的温度很低,蛋壳的温度高
C. 蛋壳上的水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使蛋壳温度降低
D. 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
10.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向大地
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如图所示是温度计(单位是 ℃ )的一部分,其中图甲所示是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图乙所示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 ℃ ,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_____ ℃ ,最高气温是____ ℃ 。
12.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______,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______成冰,实现快速“补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3.在“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加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
(1)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 min 。
(2)该物质在第 6 min 时处于__________态。
(3)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4.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甲、乙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甲杯外的水温为 100 ℃ ,乙杯外的油温为 300 ℃ ,甲、乙两杯中的水能沸腾的是____(选填“甲”或“乙”)杯,最终两杯水的温度 t_甲 ___(选填“ > ”“ < ”或“ = ”) t_乙 。
15.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以及寒冷冬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车窗都是关闭的,而且车窗上都容易出现“水雾”。夏天,车窗上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表面;冬天,车窗上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表面。(均选填“内”或“外”)
16.如图所示是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___(选填“ > ”“ = ”或“ < ”)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____(选填“大”或“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
17.(10分)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2)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______(选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3)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 5 min 时试管内出现液体,第 10 min 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体。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请将图象补充完整。
(4)由图象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刚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他根据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小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8.(10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结合晾衣服的生活经验,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 .液体的表面积
b .液体的温度
c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 a )
①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______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的________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③保持酒精的______和酒精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④一段时间后,两块玻璃板上剩余的酒精明显不同。
(4)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9.(14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1)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min … 5 6 7 8 9 10 11 12 …
温度/ ℃ …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 。
(3)实验得到的数据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100 ℃ 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实验时发现,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
(5)小明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明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 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温度/ ℃ 98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 ℃ 左右。
②根据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6分)
20.“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固成 9 ℃ 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说明
固态凝胶在皮肤上消失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
答案
1.C
2.D
3.D
4.B
5.D
6.C
7.D
8.D
9.C
10.C
11.1、 12、14
12.升华、凝固
13.4、固液共存、晶体
14.乙、=
15.外、内
16.水蒸发时吸热,温度降低、小
17.停表、靠下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的质量较小,熔化过程较快
18.质量、表面积、温度、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9.乙
甲、98、当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水量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或烧杯没加盖等)
22、水温越高,温度下降越快
20.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凝胶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