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S-32,O-16,H-1,Cu-63.5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2. 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B. 晶体硅主要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
C.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因此硅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3.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B. 燃烧反应
C. 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D. 金属与酸与水的反应
4.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5. 有A、B、D、E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E﹥D B. A﹥B﹥D﹥E
C. D﹥E﹥A﹥B D. D﹥A﹥B﹥E
6. 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7. 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和,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CO+2NO2CO2+N2
B. 该反应中CO做还原剂
C. 通过催化转化器中的反应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
D. 该反应中NO被氧化后的产物是N2
8. 采取下列措施对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有明显效果的是
A. K与水反应时,增加水的用量
B. 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改用浓硫酸
C. 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Ca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时,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大理石
9.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只有甲 B. 只有乙
C. 只有丙 D. 除乙均可以
10.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均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C. 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需要加热
D. A→C反应为吸热反应
11. 2022年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加快实现了高水平建设科技强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国产航母海上巡航,航母甲板是高强度钢材,钢是一种铁碳合金
B. “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中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
C.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一体化芯片手机,芯片成分为SiO2
D. 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2. 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二次电池、一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 干电池工作时,H+向锌筒移动
C. 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mol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g
D. 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 4H+ + 4e-= 2H2O
13.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B中现象为溶液蓝色褪去
B.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环境
C. 实验结束后,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加入KMnO4溶液
D. 反应后,A中溶液的酸性增强
14. 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Na2SO4,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2、K2CO3
B. 原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Ba(NO3)2
C. 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Na2SO4
D. ②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一定只有CaCO3+2H+=Ca2++H2O+CO2↑
15.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l)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mol气态AB放出bkJ热量
B.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2和1molB2充分反应,吸收的热量为(a-b)kJ
C.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2和B2,、生成2molAB(g)吸收的热量小于(a-b)kJ
D. AB(l)分解为A2(g)和B2(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16. 一定条件下,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17. 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中Mg作为负极,③④中Fe作为负极
B. ②中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 ③中Fe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D. ④中Cu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18. 下列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SO2表现了漂白性
B. 铁粉投入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液先析出Ag,说明Ag+氧化性比Cu2+强
C. 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和冷的浓硫酸完全不反应
D.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9. 将15.2g铜和镁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的浓硝酸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生成的标况下的混合气体NO和NO2共8.96L。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0LNaOH溶液,此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沉淀质量为25.4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的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 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为浓度为10mol·L-1
C. 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共转移电子数目为0.6NA
D.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通入水中,如气体完全被吸收,所需标况下的O24.48L
2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将金属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酸性电解质溶液中,a的质量减少,说明a比b活泼
B.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且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电池
C. 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D. 镍氢电池和锌锰干电池都是可充电电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下图是工业上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为原料生产硫酸的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硫化亚铁)分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2)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3)“设备Ⅰ”发生反应中铁元素被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4)“设备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实验室中,检验“设备Ⅲ”中有硫酸生成的操作是_______。
(6)若用120吨,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可生产的硫酸_______吨(相对原子质量)
22. 把0.4 mol X气体和0.6 mol Y 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 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 min),试计算:
(1)前2 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2)2 min末时Y的浓度为_______, 此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________________。
(4)2 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倍。
23. 研究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和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常温常压下测定):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经两步反应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第一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原因是_______。
②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结合两步反应过程,全部氧化成时的_______。
24. (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其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2)为了验证Fe2+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若开始时两极质量相等,当导线中通过0.05mol电子时,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___________。
(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甲醇(CH3OH)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c入口处对应的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当3.2 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用带NA的式子表示)。
成都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3)氧化 (4)2SO2+O22SO3
(5)取设备Ⅲ中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即设备Ⅲ中有硫酸生成
(6)200
【22题答案】
【答案】 ①. 0.075 mol/(L min) ②. 0.175 mol/L ③. 50% ④. 4 ⑤. 1.05
【23题答案】
【答案】(1)N2(g)+O2(g) = 2NO(g) +173kJ/mol
(2) ①. 放热 ②. 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 ③. ④.
【24题答案】
【答案】 ①. Zn-2e-+2OH-=Zn(OH)2 ②. 增强 ③. ③ ④. Cu2++2e-=Cu ⑤. 3g ⑥. 正 ⑦. CH3OH+H2O-6e-=CO2+6H+ ⑧. 0.6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