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5 02: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情境导入
假如你生活在原始社会,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吃完后,该如何生存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关键……
生存危险、食物没保证、居无定所……
2023-2024年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时代情境式新教学同步精品专辑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利用时间轴和地图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1.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2.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立足唯物史观对比分析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不同,知道人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
立足家国情怀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厚植爱国情怀,
素养探究一
1.原始农业出现的时间和地区
问题一: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原始农业的兴起时间,中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分别位于哪些区域?有何地位?
原始农业的发展
距今约
1万年
距今约
2万年
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生长。
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水稻


地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中国
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素养探究一
2.原始农业出现的遗址
原始农业的发展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1984年,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碳化稻粒。
1966年,在距今10000年至8000年的北京东胡林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碳化的粟和黍。
1982年,在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部分房屋遗址中出土了少量碳化的粟和黍。
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2004年,在距今12000多年至10000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早期栽培稻遗存。
素养探究一
3.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和标志
问题二:阅读课本,结合下图说出原始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出现的标志
原始农业的发展
北京人的石器
半坡居民的石刀
河姆渡人的石锛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距今约7000年前)
河姆渡遗址陶塑家猪模型
(距今约7000年前)
饲养家畜
耒耜耕种
“刀耕火种”
耒耜等耕作
原始农作兴起
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磨制石器
聚落发展
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素养探究一
4.原始农业出现的特点和意义
问题三: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分析原始农业出现的特点和意义?
原始农业的发展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标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陶寺遗址、良渚遗址的位置。
(2)结合图示,分析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的分布特点。
(3)分析原始农业诞生的意义?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主要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陶氏遗址
良渚遗址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假如你是小导游请带领我们体验一下河姆渡人的生活?
素养探究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人的生活
问题一:依据考古发现,完成下表。结合课本,介绍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
生活地区
气候条件
房屋建筑
生活设施
生产工具
农业作物 畜牧业 手工业 原始艺术
距今约7000年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水稻
陶器
猪、狗、水牛
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木结构水井
稻穗纹陶盆
玉器、骨哨、象牙艺术品等
磨制石器,骨耜最典型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木结构水井
骨耜
猪纹黑陶钵
牛骨
骨哨
玉器
为什么要建这种房子?
素养探究二
干栏式建筑
原因: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温热。
作用:通风防潮;
防虫蛇猛兽;下层可饲养家禽家畜
河姆渡人的生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五蠹[dù]》
素养探究三
半坡居民的生活
1.半坡居民的生活
问题一:依据考古发现,完成下表。结合课本,介绍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猪骨
彩陶鱼纹盆
饰品
人面鱼纹陶盆
狗下颌骨
骨针
骨锥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
半地穴式建筑
窑穴
磨制石器等

猪、狗等
彩陶、纺织、制衣
装饰品、陶埙等
为什么要建这种房子?
素养探究三
半坡居民的生活
1.半坡居民的生活
问题二:半坡居民的房屋样式有何特点?他们为何要这样建造房屋?
半坡遗址复原图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聚集在一起)、窖穴、壕沟,居住区外还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窖场。
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一部分深入地下,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素养提升
根据所学,概括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
生活地区
气候条件
房屋建筑
生活设施
生产工具
农业作物
畜牧业 手工业
原始艺术
距今约7000年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水稻
陶器
猪、狗、水牛
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磨制石器,骨耜最典型
玉器、骨哨、象牙艺术品等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
半地穴式建筑
窑穴
磨制石器等

猪、狗等
彩陶、纺织、制衣
装饰品、陶埙等
定居生活
形成聚落
磨制石器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素养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 他们都使用什么石器?进行什么生产?会不会建造房屋?过什么生活?会不会饲养家畜?会不会制作陶器呢? 相同点 提示 地理环境(河流流域)?主要农作物?房屋结构?陶器? 不同点 半坡人 河姆渡人
1、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
2、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3、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长江流域
水稻
干栏式房屋
彩陶
黑陶
①距今时间不同;
②房屋建筑样式不同;
③所处地区不同;
④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不同点:
素养提升
大汶口文化简介
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这里的原始居民还从事原始手工业,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口原始居民有了私有财产。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璧、玉琮[cóng]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yuè] 等。
考古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
反映出新石器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私有制产生,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文明曙光——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器
竹节纹黑陶鼎
良渚文化玉钺
良渚文化玉琮
考点突破
1.(2023 济宁)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接近现代的栽培稻。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  )
A.懂得人工取火 B.人工栽培水稻
C.饲养多种家畜 D.使用铁制农具
2.(2023 金昌)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生活方式的转变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研究
B
D
考点突破
3.(2023 滨州)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下列选项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2023 武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
C.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D.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
D
D
思维创新
原始农耕生活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时间:距今约7000年
房屋:干栏式建筑
农业:水稻、骨耜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畜牧业:猪、狗
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农业:粟、磨制石器
自然地理环境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
影响
影响
畜牧业:猪、狗、水牛
手工业:陶器等
手工业:彩陶、纺织等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发展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农业发展→剩余产品→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出现、国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