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提取信息。
2、通过梳理信息,把握课文内容要点,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
3、体会读书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该课围绕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一语文要素来进行教学。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忆读书》这篇课文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
在教学时,从课后习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入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理信息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哪些梳理信息的方法。
再对课文进行梳理,梳理的方法有:第一,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画。这是最常见的梳理信息的方法,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利用圈画的符号,做到既准确,又一目了然。第二,分条列出信息,在前面第五单元《松鼠》中,会学到分条列出信息的方法。在梳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时,可以启发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分条把信息列出来。第三,借助图表梳理信息。学生可能喜欢用画图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用表格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梳理信息。这里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才能设计出既合理又清晰明了的图表。
由于课文内容多,信息量大,学生容易出现信息遗漏或者提取的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先让学生交流后,再引导点拨,让学生明白梳理的信息要准确。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方法
1、同学们,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方法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梳理信息呢?
2、没错,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可以用各种符号在书中圈画,在《松鼠》一课中还学会了分条列出信息,我们还可以借助图表来梳理信息。
二、梳理课文信息
1、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以及她认为的好书的标准,需要提取哪些内容进行整理呢?
是的。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内容都很熟悉哦。我们可以梳理出这些信息:作者读书的不同阶段、所读书目的名字、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2、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梳理信息。
没错。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符号圈画。这是我们正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比如:可以用“方框”画出作者的年龄或时间,用“圈”画出书名,用“波浪线”画出作者的评价感受,这样做,非常方便快捷。
也可以分条列出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分条把信息列出来,条理会更加清晰。
用表格的方式梳理信息,也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法。需要我们对图表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这样梳理出的信息就直观简洁,一目了然啦。
3、同学们,大家梳理的这些信息中,有没有缺漏的信息或者是有争议的信息呢?
看来同学们很容易找到作者阅读《红楼梦》的时间是“十二三岁”,却忽略了作者在“中年以后”仍然在读这本书。
4、大家还有补充吗?
是的。刚刚同学在交流时说到了“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在看清楚要求是梳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之后,就知道了这不属于我们这次梳理信息的范围,可以忽略。作者的读书经历是是从七岁读《三国演义》开始的。
三、总结课文梳理方法
同学们,大家都做得特别好。不仅能用不同的符号圈画信息,提取信息,而且还能用不同的方式梳理信息,并且还关注到了大家容易缺漏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让我们知道了梳理信息不仅要有条理,还要既准确又全面。
还有的同学用时间轴的方式来梳理信息,也是不错的方法,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在课后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