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 字义专项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或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清:形容水清澈。 无端:无缘无故。 后裔:子孙。
B、后裔:yì 折本:shé 廿年gān 恣睢zì suī
C、阴晦:阴沉昏暗。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敦厚:坚固厚实。
D、脚踝huái 哽咽yè 愕然è 姹紫嫣红chà
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A.状:景色 B.一:全
C.涯:天涯 D.晖:日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主人日再食( ) ②宾客意少舒( )
③以纸帖之( ) ④其两膝相比者( )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敌国外患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履:踩
B.臣之所好者道也 道:道理
C.技经肯綮之未尝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D.所见无非牛者 无非:没有不是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每至于族
C.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D.依乎天理,批大郤
7.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该轻读的一项是( )
A.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 吾欲之南海 C. 跳往助之 D. 以我杓油知之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期盼 不期而遇 B.云霄 气冲霄汉
C.鉴赏 前车之鉴 D.负载 载歌载舞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迹罕至 (罕:稀少) 迥乎不同 (迥:差得远)
B. 人声鼎沸 (沸:水开) 警报迭起 (迭:屡次)
C. 兀兀穷年 (兀兀:漫长的样子) 义愤填膺 (膺:胸)
D. 沥尽心血 (沥:滴) 锲而不舍 (锲:刻)
10.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输盘不说/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B、吾与徐公孰美/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宋何罪之有/已而之细柳军。
D、请献十金/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11.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书:字条 B.王:为王 C.得:发现 D.固:本来
12.解释下面加点字(10分)
(1)会天大雨( ) (2)为天下唱( )
(3)悉如外人( ) (4)便要还家( )
(5)屋舍俨然( ) (6)君将哀而生之乎( )
(7)殚其地之出( ) (8)又安敢毒耶( )
(9)前人之述备矣( ) (10)猛浪若奔( )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一鼓作气,再而衰( )
(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14.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惟危楼一座(《山市》) (2)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3)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5)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15.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⑵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⑶妇抚儿乳 (《口技》) ⑷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
16.说出下列各句中“坐”的含义。
1满坐寂然《口技》____________
2到则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
3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
4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__________
17.“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在这里是“说出”的意思,你知道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吗,并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注意加点的词语。
(1)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俟: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
③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缟素: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名: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意:
20.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 卒用其人:___________ ② 如探汤: ___________
③ 卧房槛外: ___________ ④ 非显者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敦厚:忠厚 廿(niàn)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考点分析:字音、字形、字义
2.C
【解析】
试题分析:C中应是“涯:边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4分)①提供伙食 ②伸展、松弛 ③用标签标出 ④靠近
【解析】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食”这里是古今异义,“提供伙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外”都是指“国家外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境”的意思。A项中第一个“秋”是“时”的意思;第二个“秋”是“秋季”的意思。C项中第一个“盖”是“大概”,表推测的意思;第二个“盖”是“覆盖”的意思。D项中第一个“以”是“以致”的意思;第二个“以”是“凭借,用”的意思。
【答案】:B
【解析】: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答案】:C
【解析】:A行为:动作因此。B虽然:即使这样。D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7.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 “之”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助词“的”,B项 “之”解释为:到,去。C项“之”解释为:指示代词,他。D项 “之”解释为:道理。所以,A项“之”由于是助词,需轻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B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有一定的混淆性,如果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学习中对字义没有一定的了解的话,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A 项“期盼”的“期”是盼望,期待,“不期而遇”的“期”是约定,B 项两个“霄”都是云的 意思,C 项“鉴赏”的“鉴”是观察;“前车之鉴”的“鉴”是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D 项“负载”的“载”是装;“载歌载舞”的“载”是乃,于是,故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C
【解析】
试题分析:兀兀:劳苦的样子。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的“说”分别解释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悦,高兴;说话。B项中的“孰”分别解释为:哪一个;仔细。C项中的“之”分别解释为:宾语前置的的标志;到、进入D项中的“请”解释为:请允许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书”名词用作动词,“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1)正赶上(2)通“倡”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倡(3)都,全(4)通“邀”邀请(5)整齐的样子(6)使动用法,使...活下去(7)殚,全部,竭尽。(8)怨恨(9)全(10)奔腾的马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通假字和特殊用法、古今异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3分)(1)用鞭子打(2)第二次(3)通“举”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策”作动词,“与”为通假字,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5分,每空1分)⑴ 危:高 ⑵腰:腰佩、腰挂 ⑶信:通“伸”伸张 ⑷果:实现 ⑸且:将近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各句的出处,根据原作内容理解句子表达的内容,根据句意判断加点字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⑴渐渐 ⑵“帖”通“贴”,贴上 ⑶喂奶 ⑷重新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帖”为通假字,“乳”为名词动用,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答案】:1同“座”, 座位
2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3因为
4(房屋)背对这某一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的词义辨析,要掌握“坐”的几个不同意思。
【答案】:解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动词是常见的活用,其他的词类活用现象还有意动、使动等,选取一个并举例即可。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在朦胧的月光下华明跳将过来的样子。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人在月光底下,天空中有云从月下飘过,地面上的人影、云影叠在一起的情景。
【解析】:品味重点词语的含义,品析用词、修辞、写作手法是品味语句常用的方法。
19.①等待;②福:赐福;③缟素:穿丧服;④名:指出; ⑤意:情趣。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词词义和词类活用现象是此类题型考察的重点。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还可以通过熟悉的文章直接回忆起词语的意义,这样问题的难度实际上已经降低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①最终②热水③栏杆④名帖
【解析】
试题分析:“卒用其人”中“卒”是最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如探汤”中“汤”是热水的意思,“卧房槛外”中“槛”是栏杆的意思,“非显者刺”中“刺”是名帖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