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单元 5.影长的四季变化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地球的运动》 课题 5.影长的四季变化 课时 1
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及要求 9.3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5~6年级②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5~6年级③测盘正午时物体的影长,说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阅读资料及模拟实验,知道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随着季节改变呈有规律的变化;并了解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科学思维 用建构模型的方法,认识同一物体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探究实践 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创新性地完成圭表的制作,在模拟实验中能用自制圭表模拟测量同一物体在四季的影长。 态度责任 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通过自制圭表,模拟测量四季日影的变化。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2.班级记录表
学生:1.每组提供A3卡纸、A4卡纸、刻度尺、双面胶、铅笔、剪刀、手电筒、“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标志物;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研究地球上的四季。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 1.回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长是怎么变化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变化? 2.谈话:四季交替,年年循环,日影变化会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吗? 3.板书课题:影长的四季变化。 4.讨论:有怎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来引出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有利于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探索 (一)查阅资料:了解古人的方法 1.提问:古人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么他们是如何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呢?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古人观察日影变化的方法:中国古代使用名叫圭表的天文仪器观察日影长度,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正午时,表会在圭上投影出暗影,影子长度在四季呈现规律变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划分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3.学生分享: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什么? 4.教师结合圭表的图,讲解圭表的结构和原理。 (二)动手制作圭表 1.过渡:今天,在课堂上我们也来学习下古人,制作一个简易圭表,探究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2.教师出示材料:A3卡纸、4卡纸、刻度尺、双面胶、铅笔、剪刀。 3.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所给材料制作圭表? 4.交流:分享自己组想到的方法和注意点。 5.出示实验要求: (1)将表固定在圭上时,表与圭上的“0”刻度对齐,且两者要保持垂直。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简易圭表。 7.讨论:除了卡纸,生活中我们还能利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圭表?鼓励学生在课后用更多的身边材料来制作圭表。 (三)利用自制圭表,模拟影子长度的变化 1.谈话:要知道一年四季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我们要先知道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太阳位置的四季变化。根据生活中的观察,我们知道夏天的太阳比较高,冬天的太阳比较低,而春天、秋天的太阳高度在夏天和冬天之间。 2.微课展示模拟的方法: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记录当手电筒处在不同的高度时,表投射在圭上的影子长度。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将所有组的实验数据在电脑上绘制成柱状图,交流研讨: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影子长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 (预设:(1)同一地点,正午影子在夏天最短,冬天最长,春秋在两者之间;(2)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到秋分到冬至逐渐变长,冬至到春分再回到夏至影长又逐渐变短。) (四)实际测量 在课后把自制圭表放在正午时分太阳可以照射到的窗边,记录一年四季影子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分享收获——教师讲解,学生能更好地对古人的观察工具圭表有具体的了解,从中感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勇于在课后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圭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制作圭表,便于在课后利用自制圭表进行进一步观察。 【设计意图】利用微课展示实验过程,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讲解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实验注意点。展示所有组的数据,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组的数据,再比较其他组的数据,从而找出日影长度的四季变化规律。
三、研讨 1.所有地方的正午影子长度都随四季变化而规律地变化吗?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影子长短一样吗?
四、拓展 1.除了日影长度随四季变化,还有哪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呢?出示《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学生观察后说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拓展部分先通过两个问题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同时观察数据,了解还有其他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节日中,北京市内同一地点同一物体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A.劳动节 B.几童节 C.元旦 D.端午节 2.古人用圭表观察( )。 A.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B.一天中影子角度的变化规律 C.一年中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D.一个月中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3.一位同学在正午时分观察学校旗杆投下的影子,影子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北京夏季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小 B.太阳高度大 C.地球离太阳远 D.地球离太阳近 5.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保持不变 二、判断题 1.一年中,正午时物体影子最短的季节是夏季。 ( ) 2.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最长。( ) 3.校园里旗杆的正午影长在一年中不会发生变化。( ) 4.冬至影子最短,过了冬至影子由短变长。( ) 5.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 )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A 1.√ 2.√ 3.× 4.× 5.√ 在线练习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5.影长的四季变化 测量工具 测量发现 圭:上有刻度 不同季节,同一物体正午影长变化有规律 圭表 表:直立在圭 春:适中 夏:最短 秋:适中 冬:最长
八、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5课。前面几课中,学生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自转现象,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同一物体在不同季节正午时分影子的变化规律,为下一课学习地球绕太阳公转做铺垫。聚焦部分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影一天长短变化规律,提出问题——日影变化会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吗?探索部分分为四个环节:一是查找资料,了解古人是如何观测日影变化的;二是制作简易圭表;三是用手电筒模拟四季太阳的不同位置,利用制作的圭表测量正午的影子长度变化;四是利用自制圭表,实际观察一年时间。拓展部分让学生观察“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对课堂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延续。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特征和自转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地球公转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欠缺。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物体的影子在一天当中不同时段是不一样的,但是没有观察过影子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规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在模拟实验中感受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二、教学活动及反思 教科书直接给出了"古人的观测发现"的图片,大部分学生能立即发现规律,快速作出回答。为了加深学生对日影四季变化规律的认识,可以采用由学生自行绘画、测量和比较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在制作简易。圭表的探索活动中,教科书给出的示意图过于简单,因此,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准备的物品进行设计和制作。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讨实验步骤、明确分工上,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设计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优化自己的方案。学生制作完成后,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模拟实验环节。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生活体验,说出正午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才能正确进行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