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
fú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 )学须静也
淫( )慢则不能励精
遂( )成枯落
·
·
·
yín
suì
书信
培养
远大目标
懈怠
疾行,指迅速逝去
来得及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的意思。
(1)诫子书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年与时驰 ,
(6)将复何及 ,
·
·
·
·
·
·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解析:
D项,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
解析:
“夫君子之行”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A
4.下面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代词,指君子)
B.夫学须静也(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没有实在意义)
C.非志无以成学(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D.淫慢则不能励精(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
·
·
·
· · ·
5.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非宁静无以致远
C.俭以养德 D.险躁则不能治性
· ·
·
·
· ·
· ·
解析:
A项中的“君子”的古今意义不同,古指“品德高尚的人”,今指“人格高尚的人”。B项中的“宁静”的古今意义不同,古指“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指“(环境、心情)安静”。D项中的“险”的古今意义不同,古指“轻薄”,今指“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C项中的“德”的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品德”的意思。
C
6.下面对《诫子书》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不仅指一般的 学习,还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
只是单纯的宁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 ·
解析:
D项“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应虚度年华,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愿望。
D
7.填空。
(1)《诫子书》选自《 》。诸葛亮,字 ,三国时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其散文代表作有《 》《诫子书》等。
(2)《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并包含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
, , 。
(3)《诫子书》中阐述“才、学、志”关系的句子是: , ,
。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诸葛亮集
孔明
蜀汉
出师表
非淡泊无
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20-21·菏泽巨野期末)阅读课文《诫子书》,回答下面的问题。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确、坚定)
B.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
C.险躁则不能治性 (危险)
D.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0.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座右铭表达“志当存高远”之意,请写出这两句话。
1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
·
·
·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确、坚定)
B.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
C.险躁则不能治性 (危险)
D.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
·
·
·
·
解析:
C句的意思是“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险”的意思是“轻薄”。
C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示例:
依靠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答案示例: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解析:
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1)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俭,节俭。(2)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10.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座右铭表达“志当存高远”之意,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案示例: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示例: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一)(20-21·聊城临清单元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先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先公:指欧阳修。②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木植物。③闾里:街坊。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诫子书 ,
(2)意与日去 ,
(3)使学为诗 ,
(4)抄录未毕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14.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对偶句:
理由:
15.【乙】文中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甲】文中观点来谈谈原因。
·
·
·
·
参考译文:
【乙】先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先公:指欧阳修。②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木植物。③闾里:街坊。
【乙】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荻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可是家里已没有书可读,他便到街坊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其中的文章。以至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把读书当作自己重要的事情。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诫子书 ,
(2)意与日去 ,
(3)使学为诗 ,
(4)抄录未毕 ,
·
·
·
·
告诫、劝勉
消失,流逝
写,创作
完,结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解析:“唯”解释为“只”。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翻译句子。
答案示例: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解析:“淡泊”解释为“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解释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解释为“明确志向”,“致远”解释为“达到远大目标”。
答案示例:以至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把读书当作自己重要的事情。
14.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对偶句:
理由:
解析:对偶句就是把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结合文章找出对偶句并写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示例)我认为这组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感、节奏感。所以我喜欢。
15.【乙】文中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甲】文中观点来谈谈原因。
解析:
从【乙】文中“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等语句可以看出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原因是刻苦攻读,欧阳修的事迹也印证了【甲】文中“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观点。
答案示例:
最根本原因是欧阳修刻苦攻读。他虚心惜时,可以静下心来勤学励志,不骄不躁。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万年乃不复言。
(摘编自《汉书·陈万年传》)
【注】①咸:陈咸,陈万年之子。②戒:同“诫”,训诫。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
(1)万年尝病 ,
(2)欲杖之 ,
(3)咸叩头谢曰 ,
(4)具晓所言 ,
1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
召 咸 教 戒 于 床 下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要教咸谄也。
19.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
·
·
·
参考译文:
陈万年曾经有一次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育训诫,一直说到半夜,陈咸睡着了,头撞到了屏风上。陈万年很生气,要用杖打他,训斥说:“你父亲教导训诫你,你却睡着了,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叩头道歉说:“我完全明白您所说的话,大致的意思是教我阿谀奉承啊。”陈万年于是不再说话。
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万年乃不复言。
(摘编自《汉书·陈万年传》)
【注】①咸:陈咸,陈万年之子。②戒:同“诫”,训诫。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
(1)万年尝病 ,
(2)欲杖之 ,
(3)咸叩头谢曰 ,
(4)具晓所言 ,
·
·
·
·
曾经
用杖打
道歉
完全,都
解析:
(2)注意“杖”在此处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杖打;(3)注意“谢”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是道歉。
1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
召 咸 教 戒 于 床 下
答案示例:
召咸/教戒/于床下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要教咸谄也。
解析:
先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如“大要”是大致的意思,“谄”指奉承、巴结;然后直译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
答案示例:
大致的意思是教我阿谀奉承啊。
19.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
由“大要教咸谄也”一句可知,陈万年教育儿子要阿谀奉承。这是一种卑劣行为,所以陈万年的做法不对。
答案示例:
不对。陈万年教儿子阿谀奉承,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0.语文实践活动。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下面是这条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 ,
(2)很多家庭喜欢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的家训,请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出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正确的一项( )
A.娟秀飘逸,点画遒美,使人百看不厌。
B.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C.字形扁方,有明显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D.烟云缭绕,龙蛇飞动,极其彰显个性。
(3)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下面是这条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 ,
解析:
上半句6个字,可断句为“严家训/时时记”,下半句也应为6个字,应与断句后的两部分词性相对应,且突出家训的主题。
(示例)好家教人人夸(或:立家训代代传)
(2)很多家庭喜欢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的家训,请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出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正确的一项( )
A.娟秀飘逸,点画遒美,使人百看不厌。
B.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C.字形扁方,有明显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D.烟云缭绕,龙蛇飞动,极其彰显个性。
解析:
这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为隶书,字形扁方是其最显著的特点。A项,主要是楷书的特点。B项,主要是行书的特点。D项,主要是草书的特点。
C
(3)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解析:
本题为开放题,答同意或不同意都可以,但是要抓住“教育”这一关键点。若答同意,就从教育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来检验等方面谈理由;若答不同意,就从“小事看成败”“习惯养成”等角度来说明。
答案示例一:
不同意,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答案示例二:
同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方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