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 《能量》单元 1.各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能量》 课题 1.各种形式的能量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6年级 ①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通过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的交流与探讨,知道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认识到能量存在不同的形式。通过对让汽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分析,知道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认识到能量可以让物体发生变化。 科学思维:运用分析和推理的方法,寻找能量存在和相互转换的证据。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分析公园图片中能量形式的活动,得出能量有多种形式,且可以引起物体发生变化的结论。 态度责任:通过对物体的能量及能量转化现象的分析,感受能量形式的多样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探索自然界不同形式能量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通过观察推理,知道能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过分析推理,找出能量转化的证据。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件;2.记录表。
学生:1.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能量。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1.谈话,暴露前概念:你能说出生活中的哪些能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揭示课题:各种形式的能量。
二、探索 1.学生活动:分析汽车的能量来自哪里? (1)课件出示:汽车运动的图片。 思考:运动的汽车具有什么能量?来自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讨论交流:将讨论结果写在便签上,汇总整理,进行汇报。 (3)小结:化学能、电能、太阳能等都是能量,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板书:各种形式的能量) 2.学生活动:除了这些能量形式,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能量的表现形式?这些能量形式让这些物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1)活动指导:教师出示活动记录表,以电风扇为例,向学生介绍活动手册表格如何填写,特别要强调写清楚能量的来源以及能量使物体发生的变化。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记录单。 观察到的现象能量的表现形式物体发生的变化电风扇转动电能叶片的转动
(3)小组讨论交流,修改记录单,得出结论。 (4)观看视频并尝试解释:学生观看视频《超声波清洗仪的使用》,结合视频中的现象分析解释超声波清洗仪清洗时具有的能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汽车情境导入教学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利用头脑风暴交流常见的能量形式,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整理汇总纠错,帮助学生初步建构“能量存在多种形式”的具体概念,并且通过汽车运动与机械能的关系,初步将“能量”与“物体变化”两者相关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分析推理不同物体具有的不同能量。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呈现声能的存在,较好地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感受分析,完善学生对能量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研讨 1.小组讨论交流:身边存在的常见的能量表现形式有哪些?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记录到班级记录表中。 观察到的现象能量的表现形式物体发生的变化发光的电灯电能灯泡发光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能)水变热了超声波清洗仪电能抖落镜片上的脏东西磁悬浮列车磁能列车运动了炒菜热能菜烧熟了
2.分析研讨: 结合记录表中的信息,说一说这些能量转化成了什么形式。 电灯:电能——光能 电视机:电能——光能与声能 汽车:化学能——机械能 …… 3.归纳小结:物体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往往伴随着新的能量形式的出现,也就是从一种能量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形式。 4.学以致用:出示公园图片。 练习:找一找,公园里存在着哪些能量形式,并说说能量存在的证据。 学法指导:你可以试着用公园里,存在着( )能,证据是( )的句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班级交流,以丰富的实例完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能量形式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将“能量”与“物体发生变化”这两个概念相联系,进而明白物体发生变化时总会伴随着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以班级记录表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能量形式及之间的转化。运用公园这一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分析解释其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情况和能量形式及转化,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四、拓展 调查并记录家中的电器使用情况。查看并记录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等信息,并将它们记录在记录表中。 电器名称电器功率使用时长消耗能量
【设计意图:电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能量形式,通过调查家用电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能量的消耗与转化,为下一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做好铺垫。】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吃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到( )。 A.动能 B.化学能 C.电能 D.机械能 2.激光能切割坚硬的材料,是由于激光( )。 A.很锋利 B.能量高 C.很硬 D.有亮光 3.以下交通工具中,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小汽车 B.磁悬浮列车 C.柴油大卡车 D.高铁 4.关于能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风能可以让树枝摇动 B.电能可以让小灯泡发光 C.声能不可以让纸片振动 D.热能可以将水烧至沸腾 5.很多楼道的电灯采用了声控开关,声音可以控制开关,说明(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转化成光能 C.电能可以转化成声能 D.声音具有导电性 二、判断题 1.事物发生运动和变化,是从一种能量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 ) 2.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3.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不能转化的。( ) 4.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 5.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但人体睡眠时不需要能量。( )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A 1.√ 2.√ 3.× 4.√ 5.× 在线练习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1.各种形式的能量 一、能量形式:化学能、电能、太阳能…… 二、机械能可以让物体运动起来。 三、能量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八、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能量是物质各种不同运动形式的共有属性,也是其本质属性。关于能量,学生在之前的生活及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知道灯泡发光是电提供了能量,汽车运动是汽油提供了能量,人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他们还知道一些和能量有关的词汇,如电能、水能、光能、风能……,由于能量不可见,只能观察到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因此对学生而言,能量又是抽象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能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此外,不同的能量形式还可以相互转换。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了解让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以学生熟悉的汽车为例,说一说汽车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第二,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待物体的变化,关注身边能量的表现形式及它们的相互转换。 关于能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他们知道灯泡发光需要消耗能量、汽车运动需要消耗能量,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与能量相关的词汇,如电能、水能……但是由于能量不可见,只能根据日常中的各种现象来逆推能量的存在。同样,他们认为能量消耗以后就不存在了,无法理解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课堂反思 1.学生不知道怎么统计《调查家用电器》,该如何应对? 在教师指导下查看电器铭牌或询问家长获得常用电器的使用功率,或是通过网络查询获得指定型号电器的功率。使用时长可以以一周为统计单位,再取平均值。最后使用“消耗能量=使用时长*电器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2.学生无法感知化学能的变化,该如何做出解释? 对于化学能的解释,教师可以用燃烧花生仁得到热能等小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原来花生仁等食物中存在化学能,最好强调化学能的储存性质,即化学能通常以各种化学药品、化学物质等形式储存,再结合各类实例与图片进行解释。针对化学能的变化,教师要强调一种能量的消耗往往伴随着另一种能量的产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 3.如何填写能量记录表? 一是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请学生把有代表性的能量形式写到班级记录表中,这样可以让班级记录表所呈现的信息相对丰富完整;二是集体汇总时,鼓励学生对班级记录表的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如果涉及的能量表现形式不全面,教师可以出示相应的图片,如超声波清洗眼镜、磁悬浮列车等利用声能与磁能这些较少见的能量形式,让学生进行补充记录。 关于能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本课的重难点就是通过观察推理,知道能量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通过观察分析,知道能量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并找出能量转化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