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同步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同步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5 10:5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 选择题
1.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代表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全国人大上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
A. 三大改造完成 B. 一五计划完成
C.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中共十一界三中全会的召开
4.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川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一五”计划完成后
5. 下列哪一项事件的实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A. 依法治国 B.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C. 三大改造 D. 政治协商制度
6.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正在热播,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1956年制定
B.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 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 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8. 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的掀起 D. 土地改革的推广
9. “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间被孙荣光的儿子继承,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 )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
A. 消灭了剥削阶级 B. 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C.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1. 2021年,我国开始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行业比重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A. 农业增长速度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B. 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力量
C. 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川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一五”计划完成后
14.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焦裕禄
17.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 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 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8.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
A. 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 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 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19. 建国以来党和人民面临的第一次严重经济困难是下列哪个时期(  )
A.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B. (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
D. (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20. 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61年提出了( )
A. 过渡时期总路线 B.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C. 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D. 一五计划
二、非选择题
21、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____
2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出现了三大严重失误,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材料二: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材料三:1966到1976年,虽面临困难,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增长了79%,并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成昆、襄渝铁路等基础设施,石油工业更是获得了7倍的增长。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中的图片与材料一中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的严重失误对应联系起来。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探究,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党出现这两个失误的原因,你认为最主要的是什么?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国这段时期社会主义就是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1-5BBADC 6-10DAADC 11-15CADCB 16-20DDBBB
21、(1)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说明了“文革”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3、(1)图片一是文化大革命。图片二是大跃进运动。图片三是人民公社公运动。
(2)忽视了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3)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之中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