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与鉴赏 历史记载类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文学常识与鉴赏 历史记载类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6 18: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学常识与鉴赏 历史记载类练习
1.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经》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赋、比、兴”则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B.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与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范仲淹和曾巩的合称。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柯察金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别体通史,记叙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是西汉时期刘向根据战国历史整理编辑而成。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有: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揭竿而起等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文体,《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即: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全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
D.台湾诗人郑愁予在《雨说》中借春雨拟人化的形象,用第一人称叙述,运用象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爱意,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亲近自然、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3.下列说法错误一项是( )(3分)
A、《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选》,童话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福楼拜,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C、《伤仲永》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都德是法国作家,《最后一课》是他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后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外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长篇文言小说集,它大多以谈鬼说狐的形式讽刺了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D、《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一部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B.《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是我国古典文学“记”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蒲松龄故居写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对联。
D.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6.下列古诗文的题目、作者、所处时代、作品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秋水》 庄子 战国 《庄子·秋水》
B、《捕蛇者说》 柳宗元 唐 《柳河东集》
C、《愚公移山》 列子 秦 《列子·汤问》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宋 《东坡乐府》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编写的,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荷叶 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D.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宝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陈寿是晋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策。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分)
许生端方
道光①间,姑苏②渡僧桥畔, ( http: / / www.21cnjy.com )泊一县试③舟。书生姓许,年方二十,风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无戏言,有古贤士之风。三更,见岸畔火焰耀天,锣声人声轰然惊心,知店肆④失火。许生颇为叹息。方瞻仰见,见楼窗中跃下一少女,肌肤洁白,身未著寸缕,落于船头,女几被惊落河中,许正色曰:“姑娘受惊矣。”女惶恐,见俊秀书生,欲赴河。许劝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锦被裹之,秉烛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视。火止,东方已白,女父知而负衣裙至舟,女衣之,拜谢而归。
【注释】①道光:清宣宗的年号。②姑苏:苏州的别称。③县试:县府举办的科举考试。④肆: 店与肆连用,即店铺。⑤著:穿着。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许生颇为叹息。(很) B.身未著寸缕(被子)
C.欲赴河 (跳入) D.女几被惊落河中(几乎)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避火,何投水?
11.从许生做人的角度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是什么?(3分)
1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晚正 / 愁余,山深闻 / 鹧鸪 B、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
C、遂率 / 子孙荷担者 / 三夫 D、食马者 / 不知其能千里 / 而食也
13.名著阅读(3分)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其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 ① 》 一文中,就紧紧围绕 ② 这一事件,展开对话描写,成功塑造了唐雎这一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运用语言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主要人物,有时几句点染也使次要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对 ③ 三个人的语言描写就精彩至极。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把范仲淹改为“王安石”。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B
【解析】
试题分析:《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揭竿而起”出自《史记》。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B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B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A
【解析】
试题分析:A长篇文言小说集”改为“短篇文言小说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5.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C项列子是战国前期思想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A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抓住各句表述中的关键信息点,一一判断。《论语》中有“对话”,但不是主要的体例,故A错。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D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D错,《史记》是记传体。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B
10.(你)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
11.参考:①做人要堂堂正正,作风正派;②用正确的方式助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谈均可。)
【解析】
9.
试题分析:寸缕是衣服之意,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 “避”,“何”两个词的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做人的角度不同,从“真诚”“助人”的角度谈皆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对诗歌节奏的把握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划分节奏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词义来划分。五言诗节奏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因此A项应划分为“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①《唐雎不辱使命》 ②秦王用五百里地易安陵 ③妻、妾、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战国策》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但考查到的两文都是课本上的文章,所以一般应能轻易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对于课本上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