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第二课时)
【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蜡烛燃烧的再探究
1.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
C.在火焰上放置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哪些结论必须是通过化学变化得出的( )
A.蜡烛可以燃烧
B.蜡烛的颜色是白色
C.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D.蜡烛容易熔化
3.实验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问: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我提出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形成的二氧化碳
B 白烟是燃烧形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__ 。
(2):吹灭蜡烛,立即用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片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烧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______ 提供了依据,同时又排除了假设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4.某研究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把一根小木条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发现小木条的外端首先变黑,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 。
(2)探究二: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发现烧杯内壁产生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
(3)探究三: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_________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4)探究四: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_________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知识点二、科学探究实例
1.人呼出的气体中相对空气增多的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氧气
2.变量控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不需要
控制的变量是( )
A.烧杯的体积 B.溶剂种类 C.溶剂的质量 D.温度
3.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
C.C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4.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 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 C.化学实验 D. 精确运算
5.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 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蜡烛燃烧的再探究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颜色、密度、熔点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燃性是物
质化学性质,故答案为A。
考点:蜡烛燃烧的探究
3.【答案】(1)A (2)水蒸气 (3)C AB 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4.【答案】(1)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2)水 (3)气态 (4)沸点 有
知识点二、科学探究实例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相对空气成分,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
考点:呼出气体与呼入气体的不同
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所以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
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需要控制的因素主要有①溶剂种类②溶剂的质量③温度,而烧杯的体积对
固体物质的溶解量并无直接影响。故选A。
考点:科学探究
3.【答案】C
4.【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方法很多,如计算、探测、推理、假设等,但是
基础还是实验。化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考点:科学探究
5.【答案】(1)小 (2)a 外焰 (3)C (4)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1